Top

《教出情緒不爆走的孩子》媽媽,他打我!面對孩子被欺負

新手父母 | 2014-01-06
創意教養

 

百貨大樓裡一個大型的兒童遊樂場,裡頭有各種卡通人物造型的玩具。媽媽帶著三寶到遊樂場去玩:媽媽手上抱著兩歲的小安安;已經六歲的欣欣,自己專心地投入益智遊戲中;只有好動的佑佑,興沖沖地往球池衝去。
球池裡放了幾樣男孩子喜歡的玩具,裡頭的孩子就像挖寶一樣,不斷往球池裡撈。只見佑佑撈起了一輛玩具模型車,開心地向媽媽揮手─就在這時,佑佑身旁的一個小男孩,一把搶過了佑佑手上的車車;佑佑才剛反應過來,要伸手去拿回來時,小男孩卻拿著模型車,從佑佑頭上敲了下去。
「哇……」遊樂場裡爆出了佑佑的哭聲。媽媽和那個小男孩的媽媽並肩站在外頭,對彼此露出了尷尬的表情。


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身為一個母親,都有一種很自然的防禦本能:只要看到有人想接近自己的孩子,就會很自然地把孩子拉近一點-這種本能大約從懷孕時期就開始,所以走在路上,要是你膽敢去撞到孕婦,可是會被瞪回去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兩個小小孩在玩耍呢?如果有一個小孩想搶另一個小孩的玩具,而兩個母親都在場,這種情況如何處理?當母性本能遇上小小孩之間的權力鬥爭議題,該以何者為重?
面對這樣的問題,許多家長可能會有一個困擾:好像保護了自己的孩子,就對另一個小孩和小孩的母親不太好意思;保護了另一個孩子,又好像沒有顧慮到自己的小孩。
那到底該如何是好呢?

孩子可能這樣想
 你要表現得像我媽媽
在孩子與其他孩子發生搶奪的狀況下,孩子心裡最直覺的感受是:我的媽媽應該保護我,幫我把玩具搶過來;如果媽媽沒有保護我,孩子會降低對媽媽的信任感,覺得媽媽沒辦法在他需要的時候為他出頭。
當然,理解孩子這樣的心聲,和真的這麼做是兩回事。但當我們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是這樣,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就能把注意力關注到孩子身上-也許是喚孩子過來抱抱他、安慰他,而不是急著就跟孩子說:「沒關係啦!你去玩別的就好。」

 只要你放手,我就有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除了採取客氣式、禮讓型的媽媽,有些媽媽在旁邊看了可能會跟著冒火:這個死小孩,怎麼能這樣欺負我的孩子?
所以有些媽媽可能會跟著捲進孩子爭奪戰裡。我還看過有些家長,會忍不住在孩子耳邊小聲說:「你去搶回來啊!就給他搶回來啊!」或者,用眼睛瞪著那個強自己孩子玩具的小孩說:「小朋友,你沒有看到他在玩嗎?」
其實,這種反應方式也沒有做到「把關注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為在這種狀況下,家長自己的心情與處事作風,可能已經被孩子這相處的插曲,給深深引發了。
當家長涉入孩子的人際相處方式,孩子眼睛在看、耳朵在聽、心裡在學,而且父母涉入的影響力,往往比孩子真正的自己更有力量。所以,孩子不知不覺便會用「父母的方式」在交朋友,但那不見得是孩子真正的模樣。

家長可以這樣做
 情境當下:以自己的孩子為主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我想大家都可以理解:每個為人父母者,心裡也有自己的議題,而且在教養孩子的時候,不知不覺地將這些議題投到對孩子的養育方式上。所以像上述情境的反應方式,其實主要是反映父母如何面對他人的眼光、父母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父母的人際議題。
在這種狀況下,家長開始有所反應之前,可以先做兩件事:
‧覺察自己的心情,是不好意思?還是生氣、心疼?了解這些心情可能來自自己,而不見得是孩子現在真實的情緒。
‧先觀察孩子的反應,是否已經有不舒服的情緒?如果孩子已經快哭、或有受傷的反應,可以把孩子喚到身邊來給予安慰,不然也可以用眼神陪伴他,讓孩子知道你和他在一起。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沒辦法去向另一個孩子要回玩具(而且另一個孩子還一直要搶他玩具),鼓勵孩子主動去解決問題,比家長幫他解決問題更具力量。例如,當家長想要請另一個孩子停止這樣的行為時,可以帶著自己的孩子、站在孩子身後,拉著孩子的手,用堅定的語氣和其他孩子說:「這個玩具我還在玩,你可以還給我嗎?」即使孩子第一次還沒辦法自己說出口,但慢慢的,孩子就學習到- 這是父母在陪著我處理問題。

除此之外,有些家長可能還會有下列兩個問題:
‧另個孩子的家長也在,這樣捍衛自己的孩子好嗎?-換個角度想,每個家長都能理解父母捍衛自己孩子的心情,只要你不是把自己的情緒帶進去處理,大家都能體諒的。
更何況,以後你也不見得會再遇到這個孩子的母親了。
‧我的孩子個性比較強硬,遇到這種狀況,他會打另一個孩子,直接把玩具搶回來,怎麼辦?-換個角度想,這表示孩子是很有人際力量的,只要孩子年紀還小(大概未滿三至四歲),這都是直接的防禦反應;你可以回家再教育孩子,當下卻不能因此而懲罰他,這會削弱他的自信和競爭力
換句話說,在情境發生的當下,家長最適當的處理方式就是:挺自己的孩子,和他在一起-尤其,是六歲以下的小小孩。

 情境之後:啟發式的機會教育
情境發生之後,父母和孩子可能對當時的事件有不同的想法與反省(當然,父母的反省絕對是比較多的),也可以就此觀察:孩子的性格是什麼?人際處事風格是什麼樣子?有沒有太過軟弱?太過霸道?缺乏獨立?
當我們把觀察的重點放在孩子的身上,我們需要從這個情境中教育孩子的是什麼?例如,對於太過霸道的孩子,可以給他三種啟發式的思考方式:
‧問題思考法:「寶貝,你覺得你剛剛那樣對嗎?」(通常父母會這麼問的時候,就是覺得孩子做法有問題。孩子如果說對,你可以請他再想想;孩子如果沒辦法想出哪裡有問題,你可以語言直接、但情緒委婉地告訴他:寶貝,你剛剛做了…這是不對的。)
‧換位思考法:「寶貝,如果剛剛你遇到一個比你更兇的小朋友,變成他打你、你又打不過他,你會不會很難過?」
‧未來思考法:「寶貝,所以如果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你覺得我們該怎麼辦才好?」
至於太過軟弱的孩子呢?父母可別因為自己心疼孩子被欺負,就要讓孩子變得跟我們一樣生氣。我們同樣可以用上述的三種思考方式,只是角色反過來,問孩子:
‧「剛剛那個人這樣對你,你覺得他哪裡錯了呢?」
‧「你覺得要怎麼樣可以讓他以後不要再這樣?」
‧「以後如果他再這樣你要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容忍孩子當下的軟弱或霸道,但不能放過的,卻是孩子得要在這些情境中學習思考,並沿用到他未來的人際相處中。這是父母可以協助與陪伴他的最好禮物。

這些不能說或做

‧ 一味的幫著別的孩子。(孩子會覺得你沒有和他在一起)
‧ 比孩子還要生氣。(父母被自己的情緒淹沒,會阻礙我們觀察孩子最真實的樣子)

延伸閱讀: 

 

 

◎更多高效能情緒教養法:

  

教出情緒不爆走的孩子
出版社:新手父母

以淡定的態度陪伴孩子經歷成長中的各種問題,才能營造正向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誠實面對、表達、紓發自己的情緒,學習與父母、他人及自己相處。

 

圖片來源:quickanddirtytips

關於作者

新手父母
新手父母

針對家有0到12歲孩子的新手父母,提供嬰幼兒及孩子的養育及教育的各種知識、資... 更多

  1. 孩子非常挑食? 我家孩子為什麼這樣做
  2. 孩子動不動就耍賴? 我家孩子為什麼這樣做
  3. 孩子容易喜新厭舊? 我家孩子為什麼這樣做
  4. 孩子經常情緒失控怎麼辦?
  5. 下雨天該和孩子進行什麼活動?
  6. 孩子很好動是不是過動?
  7. 懂得放手的父母,孩子才能發展出自我
  8. 孩子的3C保母,從習慣到成癮
  9. 大腦與情緒腦構造,情緒教育影響大腦發育及結構
  10. 孩子這些問題,可能都跟視知覺不佳有關!
  11. 「視覺」,是學習的最大幫手!
  12. 《10天內,培養專注力小孩》面對注意力不集中,讓孩子與同學和平相處的方法
  13. 《10天內,培養專注力小孩》面對注意力不集中,24個協助孩子做完功課的訣竅
  14. 《10天內,培養專注力小孩》面對注意力不集中,讓父母不再反應過度的有效方法(得獎名單)
  15. 《51個絕不失敗的育兒妙招》4歲兒大小事~用對方法,孩子不再尿褲子
  16. 《51個絕不失敗的育兒妙招》3歲兒大小事~讓孩子一次就聽進去、立即行動的好法子
  17. 《51個絕不失敗的育兒妙招》2歲兒大小事~正視感覺這回事兒、口齒變清晰的訣竅
  18. 《51個絕不失敗的育兒妙招》1歲兒大小事~中止打嗝秘訣、正確教孩子開口說話(贈書得獎名單)
  19. 《刺蝟媽媽與穿山甲女兒的思辨對話》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內有贈書活動)(已結束)
  20. 《刺蝟媽媽與穿山甲女兒的思辨對話》處理不完美的自己也需要勇氣
  21. 《刺蝟媽媽與穿山甲女兒的思辨對話》我當觀眾就好
  22. 《玩出孩子的新視野》玩學生活的五感教育:玩童話傳奇
  23. 《玩出孩子的新視野》玩學生活的五感教育:玩藝術文史(文末有贈書活動)(已結束)
  24. 《男孩與媽媽的共學筆記》當下就好~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內有贈書活動)
  25. 《男孩與媽媽的共學筆記》減法旅程~用減法代替加法
  26. 為什麼會做夢―從「為什麼」開啟滔滔不絕的親子對話
  27. 為什麼吃飽了肚子會凸出來―從「為什麼」開啟滔滔不絕的親子對話
  28. 為什麼?為什麼―從「為什麼」開啟滔滔不絕的親子對話
  29. 《教出情緒不爆走的孩子》我要你幫我做!─ 面對孩子耍賴
  30. 《教出情緒不爆走的孩子》不要!不要!不要!─ 面對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31. 《教出情緒不爆走的孩子》媽媽,他打我!面對孩子被欺負
  32. 《教出情緒不爆走的孩子》大野狼會來嗎?面對孩子想像中的害怕
  33. 《給孩子,金錢買不到的富裕》五到七歲─宇宙的主宰
  34. 《給孩子,金錢買不到的富裕》二到四歲─神奇的年齡
  35. 親子按摩:學習寶貝自己及別人的身體
  36. 《玩出大能力》「三分鐘」檢視兒童專注力
  37. 《創意玩教養》增強記憶力
  38. 《創意玩教養》自己尋找答案
  39. 《創意玩教養》什麼時候適合進行如廁訓練?
  40. 《創意玩教養》如何教導孩子學會等待?
  41. 《創意玩教養》孩子不懂分享和輪流?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