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DIY
-
部落客帶路
一年暑假,曾帶著兩兄弟徒步走在鳳山逛了許多古蹟,當時總覺得有許多遺珠之憾,「鳳儀書院」便是其一。只是那時並不曉得書院其實正在整修中,倒是今年寒假回高雄,聽小姨提起鳳山的鳳儀書院剛整修好不久,值得去參觀看看時,才慶幸自己那時沒白跑一趟,經過整修的鳳儀書院,更加讓我好奇地想去看看了!
小年夜當天,跟高雄家人說好了去鳳儀書院,即使為過年的拜拜忙到很晚,趕在閉館前,一行人為節省時間,決定以騎摩托車的方式趕去,現在想想當時還真想去鳳儀書院啊!
鳳儀書院創建於清嘉慶19年(1814),是目前臺灣所保存的清代古書院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為三級古蹟。
鳳山縣城當時因林爽文事件後,將都城由原所在的左營移到現在的鳳山,也在此由歷任鳳山知縣樂捐興建鳳儀書院。
歷經200年的歷史演變,日治時期先後作為宿舍等使用。二次大戰後,被租佔戶居住並增建。後來被文化局自94年接管協調住戶搬遷,著手古蹟修復,雖然被湮沒於眾多增建物中,所幸鳳儀書院的原有規模仍得到相當程度的保留,這是很珍貴萬幸的地方。
鳳儀書院目前尚存照壁、頭門、講堂、廳事、左右學舍及試院,建築形式為清嘉慶年間風格。
▼我們到時,倒是先繞到頭門後方的講堂參觀。
▼鳳儀書院整修後,最有意思的就是加入了許多很Q版的人偶,模擬出當時書院的景像及人民的生活。
▼所有的孩子都一起來陪書生讀書
▼新童生讀得認真,一考再考的老書生卻顯得淡定了。
原來的鳳儀書院內本來就設有祭祀功能,整修後也特別復原佈置了「文昌祠」。
▼來到廳室的文昌祠所有的「小讀書人」認真地參拜!
▼來抽籤詩、點點文昌燈。
▼壁上已斑駁的壁畫還保存著。
廳事一旁的廂房裡展示著鳳儀書院的歷史,這裡展間像是鳳山歷史的小博物館。
鳳儀書院具文獻記載,共立有九碑四匾的,但都已不知去向。
▼但在整修書院時,在地板下發現了這塊石碑,清道光五年設立,當時縣令下令官吏不得勒索鄉民、不能收紅包,鄉民也不要送紅包,否則嚴辦並號召民眾捐款建碑,看來當時也相當重視政治的清廉。
▼還展出台灣在不同的時代,分別在哪些地方設有書院。
這樣的整理還蠻有意思的,原來台灣當時擁有這麼多書院,有的現在已不復在了,有些還尚存,有機會倒是想去參觀。
▼鳳儀書院原建築的構件
▼1890年代鳳山城立體模型
▼官階、品級的區別,原來這裡頭的規定頗繁多的、也很講究。
▼不同品階的官員,連身上的動物圖騰也不同。
▼而廳事的另一側廂房,則是當時科舉的相關展示。
▼袖珍小抄? ! 一群孩子們開始嘲笑著,原來古時候的人就知道作弊了。
▼古人的考試卷
▼古時學生們的課本跟作業簿
▼當時鄉試的程序及說明,用很可愛的插圖呈現,孩子們果然感興趣地閱讀。
▼也模擬了「號舍」,也就是考試間的設立。
▼所有的小朋友都進去體驗看看,演演當時考試的樣子。
▼「完了,不會寫,看來只能明年再來了!」
▼現場還提供了官服供遊客試穿拍照,大家都很感興趣地來試試。
▼對於自己兒子當上縣太爺了,為何當媽媽的我沒有欣慰的感覺呢?
▼連自己都在偷笑,很心虛吧!
▼回到講堂前的庭園,孩子們開始跟庭園裡的人偶玩起來了。
清代科舉除文科外,還有武科,庭園裡的人偶呈現出當時武科拉弓、舞刀及舉石的考試。
▼嚴肅的武科考試立刻被這群小孩改成「殺山賊」的搞笑戲碼。
從霧台買回的原住民帽怎麼反著戴看起來還真像山賊了?
▼這兩個剛剛假冒縣太爺的山賊,最終伏法了!
▼安安,別太勉強!
▼再回到頭門前,隔著草地,當時的照壁還保留著。
▼這裡則有模擬當時牛墟市集的人偶
▼「這個小孩又再調皮什麼了?」
▼頭門的正前方,是知縣曹謹前往視導書院教學情形的出巡隊伍。
曹謹對鳳山做了許多建設,最廣為人知的是修築「曹公圳」,我們接下來也想去看看鳳山的「曹公圳」及百姓感念他而蓋的「曹公廟」。
▼跟舅舅一家及小姨的合照
▼沿著外側的照壁離開鳳儀書院
才發現鳳儀書院一旁的鳳山城隍廟。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

景點小檔案
清代鳳山縣地區最早的書院是位於興隆庄舊城(今左營舊城)城北文廟左側的屏山書院,康熙49年(1710)由知縣宋永清興建,屬義學性質。雍正4年(1726),知縣蕭震遷移至城內重建,始成書院規模。乾隆51年林爽文事件引發莊大田等攻毀舊城,屏山書院也在此次動亂終毀於一旦。乾隆53年(1788)間,欽差大臣福康安鑒於舊城殘破不堪,奏准將縣城遷移至下埤頭街(今鳳山區),是為鳳山新城。此後,新城在地方政府和士紳的建設下,取代舊城而為政經和文教中心。鳳儀書院即為文教中心的具體象徵。
(文字取自高雄市政府網站景點介紹)



週二至週五、週日10:30-17:30,週六及國定假日10:30-19:30
週一休館



以此為圓心規劃 規劃一日行程吧!

附近親子餐廳

附近景點
-
只換書、不賣書的百年老屋書店~新竹石店子69有機書店
-
台版的芭比娃娃,布袋戲的故鄉~雲林布袋戲館
-
室內看展覽、室外賞海景~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每顆草莓都想帶回家~苗栗東東草莓園
-
走入課本裡的全臺首學~台南孔廟
-
日治時代的文人官舍~新竹辛志平校長故居
-
原來~小小橡皮擦,學問那麼大!高雄富樂夢Flomo觀光工廠
-
看到自己的姓氏嗎?族譜館裡看百家姓~桃園范姜古厝
-
挑選自己的船槳,享受划獨木舟遊日月潭吧!南投聖愛營地
-
帶著孩子一起探險尋”古”~鳳山平成炮台
-
一覽台灣稀有生物的好所在~南投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庭園裡的日式武道館~台南武德殿
-
平埔西拉雅文化的山林小祕境~台南綠谷西拉雅
-
玉山腳下的部落客~南投東埔布農部落
-
一起陪逗趣的Q版書生讀書吧!高雄鳳儀書院
-
帶著孩子走出課本~見證砲戰歷史!金門八二三戰史館
-
漫遊閩南古厝聚落~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
-
地下樓層在湖中!水中生態大驚奇~金門雙鯉濕地自然中心
-
沉浸式劇場的防災教育!莫拉克風災重建展示館: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體驗地雷的震撼!小金門鐵漢堡、勇士堡、地雷主題館
-
到處藏著小秘密!孩子樂尋寶~台北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
小小軍事迷的最愛!榴炮展示與表演~金門獅山砲陣地
-
壯闊地下戰備水道!滿足孩子探險心的金門翟山坑道
-
教孩子歷史不難!12幅大型油畫展示重要戰役~金門古寧頭戰史館
-
在懷舊鐵道上捕捉孩子燦爛的笑容~后里泰安鐵道文化園區:泰安車站
-
帶孩子勇闖泥火山、挑戰大碉堡!高雄漯底山自然公園
-
濃濃客家味~桃園三坑老街吃透透
-
小小軍事迷不可錯過~高炮、機槍展示!小金門湖井頭戰史館
-
沿途的蟲鳴鳥叫伴你行~新竹十二寮休閒農業區
-
開心變身小泥人!赤腳奔跑在屏東東源水上草原濕地
-
白天划船捕魚、夜晚生態探險趣!南投紅木農莊逍遙遊
-
讓小男孩著迷的各種軍機~一窺令人欽佩的黑蝙蝠歷史!新竹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
-
帶孩子認識眷村:新竹眷村博物館
-
紫蝶幽谷~滿樹飛舞的紫斑蝶:茂林國家風景區
-
燭園:自己動手做蠟燭
-
里巴哈克農場:親近田園、了解社區農業
-
七股鹽山:鹽田採水車、鹽山玩鹽樂
-
國立臺灣文學館:百年建築台南州廳
-
池南森林遊樂區:懷舊林業步道
-
兒童科學園(糖果屋):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新城風糖休閒園區
-
見聞美麗的藺草編織文化:藺草文化館
-
古蹟漫步:林百貨─府城舊日的繁盛風華
-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動力與機械廳: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來去看鯨魚化石!鹽田生態文化村─台江鯨豚館
-
觀風聽月景觀餐廳
-
豫章坊休閒餐廳
-
好日
-
高美濕地
-
菁寮國小
-
香山濕地
-
苗栗後龍海線小旅行
-
安平古堡
-
高雄市原生植物園
-
烏山頂泥火山自然保留區
-
伊達邵親水步道-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
新竹空軍基地
-
鹿寮坑濕地農場
-
內灣老街
-
大埔水庫
-
六福村主題遊樂園
-
迴龍古道
-
舊鐵橋濕地公園
-
下坪自然教育園區
-
麗寶樂園(探索樂園)~大小孩玩樂攻略篇
-
水火同源
-
蓮花公園
-
木生昆蟲博物館
-
台灣滷味博物館
-
台灣玻璃館
-
四方鮮乳牧場
-
金勇DIY休閒農場
-
災害防治、防疫戰鬥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彪琥台灣鞋故事館
-
景大度假莊園
-
老古的家
-
國立台灣美術館
-
廣興紙寮
-
衛武營都會公園
-
台灣糖業博物館
-
興隆毛巾觀光工廠
-
豐新鮮兒童教學牧場
-
奮起湖
-
月眉觀光糖廠
-
生命科學廳-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音樂文化園區-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
劉興欽漫畫暨發明展覽館
-
陶瓷藝術園區-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
臺紅茶業文化館
-
科學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最新上架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