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獎勵與處罰的陷阱

采實文化 | 2021-07-30
創意教養

獎勵與處罰的陷阱

就像「一手拿鞭子,一手給糖果」的說法一樣,我們在管教時經常採用獎懲交替的方式。

使用獎勵(例如給禮物、敷衍稱讚等)與處罰(例如沒收東西、打手心等),在控制小孩行為這一點上,兩者可說是相當類似。 

當孩子配合大人的方便就予以稱讚、給予獎勵,不配合時就施以處罰, 都是意圖按照大人的想法操縱孩子。也就是說,獎勵和處罰都是「有條件的教養方式」,在這點上是一體兩面。

你是否曾經因為希望孩子有禮貌而誇他「好棒」?是否希望他更用功讀書,所以稱讚他「好聰明」過呢?

孩子也知道那是為了控制他的行為才說的好聽話,並不是真心話。

 

處罰和獎勵的第一個陷阱是,你必須不斷給予這兩者。 

我們經常發現,即使處罰孩子,他的行為還是重蹈覆轍,或者孩子行為更加惡化。當孩子行為惡化後,我們又必須施行其他處罰。

獎勵也一樣,你給的越多,孩子對獎勵的依賴就越強,於是必須不斷地提供獎勵。假設上小學的孩子數學考了一百分,你這次給了他一百元做為獎勵。當這個孩子上高中了,什麼樣的獎勵才能滿足他呢?一百元當然不夠。換句話說,這是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

 

而獎懲的另一個陷阱是,造成孩子的思考以自我為中心。

如果不斷得到稱讚,孩子的注意力就會逐漸放在下次要如何得到稱讚。結果孩子凡事就只會考慮自己,而不會思考自己的行為會給對方帶來什麼影響。

例如,當孩子對朋友好,父母因為希望孩子成為善良的人,就過度以人為中心或敷衍稱讚孩子「很善良」、「好棒喔」,不僅會導致反效果,還可能讓孩子變成自戀者。

處罰也一樣,孩子會覺得處罰自己的人是壞蛋,或者轉而注意自己要如何逃避處罰。因此,施以處罰和給予獎勵一樣,會讓孩子變成一個只考慮自己得失、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不懂得反思自己的行為會給對方帶來什麼影響。

 

 

➤ 看好文‧拿好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
到活動頁按讚留言,就有機會獲得《這樣讚美與責備,養出高自尊孩子》一本喔
 >> 參加贈書活動 << 
活動期間:2021/7/30(五) - 2021/8/5(四)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書   名:這樣讚美與責備,養出高自尊孩子:精通蒙特梭利、瑞吉歐的牛津博士這樣和孩子說話
出版社:采實文化
作   者:島村華子
譯   者:陳冠貴

 >>好書這裡買<< 

父母的肯定或否定,
影響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高低。
因此,只要改變稱讚和責備的方式,
就能看到孩子的成長!

★結合「蒙特梭利」與「瑞吉歐」兩大教育法,提出革命性的親子溝通新觀念
★日本AMAZON親子類TOP1暢銷書,銷量快速突破十萬本
★對話實例+重點條列+常見問題QA,解決各種教養現場難題
★針對3~12歲孩子所寫的教養書,讓爸媽從言教開始,成為孩子最佳的引導者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