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手DIY
- 
                
部落客帶路

知道我假日總喜歡到戶外走走,為了我生日的到來,這天家中的「三兄弟」自動對我開出的地點奉陪到底。正值桐花季節,我挑了個離家較遠,位在桃園龍潭可供賞桐的小粗坑步道。而為了因應我們假日的brunch吃得晚,也決定爬山賞桐前,先到附近的三坑老街解決我們遲來的午餐,逛逛老街、嘗嘗客家古早味。


三坑老街是個客家聚落,因村中有三條水渠而得名,因水運便利而成為貨物的轉運站,是過去河道上繁華的碼頭,有著「龍潭第一街」的稱號。後來隨著大圳的峻工,大漢溪水位驟降而式微。這也讓我們想起了之前去過的三峽老街。

▼三坑老街入口。


▼因防禦盜賊而狹小曲折、外窄內寬的街道是三坑老街的特色。



▼這裡也已規劃自行車道,路口便有自行車可租借。


▼一進入口便可看到一個洗衫亭,掛著「黑白洗」的打油詩,也頗有趣味。




老街上,一個個的傳統老店家,復古舊式的商店樣貌陳設,古早味的美食,讓人忍不住地都想嘗嘗。 因此我們一家便立刻「開吃」啦,不斷地邊買、邊走、邊吃,從街頭吃到街尾….所幸這街不太長…短短的三坑老街,有著許多推薦美食,來到這樣一個客家傳統老街,怎能錯失品嚐傳統懷舊滋味的機會。



▼阿秋姨的牛汶水、草仔粿、客家菜包,傳統客家美食,香氣四溢。


▼馬上買個客家菜包嘗嘗,打小沒什麼吃到傳統客家味的機會,定居新竹後,這樣的機會才多了許多。

▼冰滴咖啡,也是這裡的推薦,不過這店家的古早味,也很有親切感。


▼日治時代,日人修建大圳這裡曾來往許多日本工程人員,店家還依稀留下寫著日文的斑駁招牌。

▼早期的活動窗板、開窗閣樓,這裡還看得到。





▼永福宮位在老街街底,是三坑子的信仰中心,到這裡,便有兩側延伸展開的街道。


我們沿著廣場廟埕一側走去,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鄉間景色。

遠遠有座古宅第,「青錢第」,傳統客家建築,建於1895年。 屋主張姓祖先為當地商人,於飢荒時私自發行「青錢」做為脤災之用,因為「青錢」非常有信用,到哪裡都可兌換,因此皇帝嘉許他的善舉,賜與「青錢第」的封號。

▼現在仍有後人居住,並不開放參觀,基於禮貌,我們遠遠觀賞就好。

一望無際的田園。

我們順著田野一路走去,好奇地上了木棧道,由這裡視野看來更好些。 原來這裡通往上頭的自行車道,遊客可依著樓梯上的坡道先將自行車帶上去。


▼這個自行車道稱為「三坑鐵馬道」,便在「石門大圳」圳溝旁。



車道相當寬闊,路上沒有通行的車輛,只有緩緩騎過的自行車,還有徒步遊賞的遊客,非常適合騎自行車,騎來愜意且沒交通安全的顧慮。 走在自行車道上閒步頗愜意,我們隨意地走了一段路。


▼不明白為何最近這兩人到哪都要帶上捕蟲網,到底捕了什麼不知,反正一見到個影就胡揮一通!



▼兩旁的樹蔭下,還零落地留有被雨打落的桐花。

倦了便返程了...



再回到老街上…繼續吃… 冰滴咖啡、滷得透徹的滷味、冰糖蕃茄、雞蛋冰…



飽了飽了,果然不負此趟的目的…逛老街、吃透透!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
 
						景點小檔案
在大漢溪河道水深時,船隻可航行到三坑,因此三坑是早年客家族群貨品的集散中心。在以前三坑老街的聚落是商店的型態,其以永福宮為信仰的中心,在當時可以說是整個聚落的核心,在廟前有一廣場,在三坑子以前繁華時,每天幾乎都會有茶及日用雜貨的交易。後來因為桃園大圳的修築,使得大漢溪水位的下降,加上陸路以及鐵路的開通,也讓三坑吃足了苦頭,再加上石門水庫的庫建攔截了大漢溪的水,至此也因此註定水運的停擺,也因為如此有禁建及水源保護區的限制,使得三坑多 年來一 直無法改建,保留了原有景象,三坑老街沒落了。
(文字取自龍潭鄉公所網站景點介紹)
 
			 
			 
			全天開放
 
			
			 
									 
			 
			自行開車:國道三號高速公路下龍潭交流道往石門水庫方向,左轉113線接台3乙直行後左轉永福路即抵。
停車場:無,路邊停車 
				貼心設施 / 服務
以此為圓心規劃 規劃一日行程吧!
 
				附近親子餐廳
 
				附近景點
- 
				只換書、不賣書的百年老屋書店~新竹石店子69有機書店
- 
				台版的芭比娃娃,布袋戲的故鄉~雲林布袋戲館
- 
				室內看展覽、室外賞海景~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每顆草莓都想帶回家~苗栗東東草莓園
- 
				走入課本裡的全臺首學~台南孔廟
- 
				日治時代的文人官舍~新竹辛志平校長故居
- 
				原來~小小橡皮擦,學問那麼大!高雄富樂夢Flomo觀光工廠
- 
				看到自己的姓氏嗎?族譜館裡看百家姓~桃園范姜古厝
- 
				挑選自己的船槳,享受划獨木舟遊日月潭吧!南投聖愛營地
- 
				帶著孩子一起探險尋”古”~鳳山平成炮台
- 
				一覽台灣稀有生物的好所在~南投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庭園裡的日式武道館~台南武德殿
- 
				平埔西拉雅文化的山林小祕境~台南綠谷西拉雅
- 
				玉山腳下的部落客~南投東埔布農部落
- 
				一起陪逗趣的Q版書生讀書吧!高雄鳳儀書院
- 
				帶著孩子走出課本~見證砲戰歷史!金門八二三戰史館
- 
				漫遊閩南古厝聚落~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
- 
				地下樓層在湖中!水中生態大驚奇~金門雙鯉濕地自然中心
- 
				沉浸式劇場的防災教育!莫拉克風災重建展示館: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體驗地雷的震撼!小金門鐵漢堡、勇士堡、地雷主題館
- 
				到處藏著小秘密!孩子樂尋寶~台北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 
				小小軍事迷的最愛!榴炮展示與表演~金門獅山砲陣地
- 
				壯闊地下戰備水道!滿足孩子探險心的金門翟山坑道
- 
				教孩子歷史不難!12幅大型油畫展示重要戰役~金門古寧頭戰史館
- 
				在懷舊鐵道上捕捉孩子燦爛的笑容~后里泰安鐵道文化園區:泰安車站
- 
				帶孩子勇闖泥火山、挑戰大碉堡!高雄漯底山自然公園
- 
				濃濃客家味~桃園三坑老街吃透透
- 
				小小軍事迷不可錯過~高炮、機槍展示!小金門湖井頭戰史館
- 
				沿途的蟲鳴鳥叫伴你行~新竹十二寮休閒農業區
- 
				開心變身小泥人!赤腳奔跑在屏東東源水上草原濕地
- 
				白天划船捕魚、夜晚生態探險趣!南投紅木農莊逍遙遊
- 
				讓小男孩著迷的各種軍機~一窺令人欽佩的黑蝙蝠歷史!新竹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
- 
				帶孩子認識眷村:新竹眷村博物館
- 
				紫蝶幽谷~滿樹飛舞的紫斑蝶:茂林國家風景區
- 
				燭園:自己動手做蠟燭
- 
				里巴哈克農場:親近田園、了解社區農業
- 
				七股鹽山:鹽田採水車、鹽山玩鹽樂
- 
				國立臺灣文學館:百年建築台南州廳
- 
				池南森林遊樂區:懷舊林業步道
- 
				兒童科學園(糖果屋):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新城風糖休閒園區
- 
				見聞美麗的藺草編織文化:藺草文化館
- 
				古蹟漫步:林百貨─府城舊日的繁盛風華
-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動力與機械廳: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來去看鯨魚化石!鹽田生態文化村─台江鯨豚館
- 
				觀風聽月景觀餐廳
- 
				豫章坊休閒餐廳
- 
				好日
- 
				高美濕地
- 
				菁寮國小
- 
				香山濕地
- 
				苗栗後龍海線小旅行
- 
				安平古堡
- 
				高雄市原生植物園
- 
				烏山頂泥火山自然保留區
- 
				伊達邵親水步道-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 
				新竹空軍基地
- 
				鹿寮坑濕地農場
- 
				內灣老街
- 
				大埔水庫
- 
				六福村主題遊樂園
- 
				迴龍古道
- 
				舊鐵橋濕地公園
- 
				下坪自然教育園區
- 
				麗寶樂園(探索樂園)~大小孩玩樂攻略篇
- 
				水火同源
- 
				蓮花公園
- 
				木生昆蟲博物館
- 
				台灣滷味博物館
- 
				台灣玻璃館
- 
				四方鮮乳牧場
- 
				金勇DIY休閒農場
- 
				災害防治、防疫戰鬥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彪琥台灣鞋故事館
- 
				景大度假莊園
- 
				老古的家
- 
				國立台灣美術館
- 
				廣興紙寮
- 
				衛武營都會公園
- 
				台灣糖業博物館
- 
				興隆毛巾觀光工廠
- 
				豐新鮮兒童教學牧場
- 
				奮起湖
- 
				月眉觀光糖廠
- 
				生命科學廳-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音樂文化園區-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 
				劉興欽漫畫暨發明展覽館
- 
				陶瓷藝術園區-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 
				臺紅茶業文化館
- 
				科學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最新上架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

 
						 
  景點介紹
景點介紹 
			 資訊不正確?請告訴我們
資訊不正確?請告訴我們 距離1公里
距離1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