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日式教養不一樣》兄弟情結,媽媽不是我一個人的了

商周出版 | 2015-09-15
創意教養


圖片來源:Pasu Au Yeung @flickr, CC BY 2.0

我懷孕的時候,一直對我很關心的高中國文老師毓秀,特地送了我一本龍應台女士寫台德混血兒子成長故事《孩子,你慢慢來》,和搖滾巴哈Swing Bach的德國實況音樂會CD,要我帶回日本當胎教看,學習如何讓孩子不忘中文。

書中寫道,當她生完弟弟的時候,有一天哥哥突然問他說,是不是他變得不可愛了,還是鼻子眼睛不好看,為什麼來家裡看寶寶的客人,都只有說弟弟好可愛。

我讀到這裡覺得非常震撼,從此去別人家看新生小嬰兒的時候,我除了準備給新生兒的禮物,也一定會多一份給哥哥或姊姊的禮物,而且一定會先拿給大的,反正小的也不知道。當哥哥姊姊的才不會有失落感,覺得包括媽媽及身邊所有的人都不再愛自己了。

我自己生完悅生寶寶時,然然哥哥雖然什麼都沒有說,但心裡可能會覺得有點委屈不適應,原本玩具全部都是他的,現在什麼都要和弟弟分著玩,甚至爸爸媽媽以前都是只有照顧他,現在卻有一半的時間要一直抱著弟弟,「曾經獨佔又被迫分享」。

悅生因為生下來就什麼事情都被分好了,沒有落差,反而偶爾得到全部的時候,會格外的開心。悅生會察言觀色,看過哥哥被修理一次後,就清楚知道那是不能做的事。「沒有老大的包袱,更輕易得到別人的愛,而別人大量的愛,又使他更輕鬆、快樂、隨意、簡單。這就是命運。」

♪ 大的不用讓小的 

我從不跟然然哥哥說,「你比較大,讓悅生啦。」我會說「要輪流」,一個人玩五分鐘,才不會萌生對彼此的敵意。 

不過有時面臨非選擇不可的情況,長幼有序,我會說,「然然是哥哥,先選吧?」這時然然十次有八次會說,「悅生你要哪一個?」 

再大一點,還會推銷自己不想要的那一個:「悅生,我覺得這個紅色很好看。」 

悅生也會很順從的說,「真的耶,那我要紅色。」 

兄友弟恭,讓當媽媽的我很欣慰。


♪ 不介入兩個男生的戰爭 

說到當兩個兒子的媽,唯有當過的人才知道苦處。相信有兩個孩子的家長都同意,辛苦的部分不是變兩倍,是三倍。兩個人一天到晚鬧來鬥去,我通常不當調停者,很少去判定誰不對,都一起罵。不過說實在的,兩兄弟和樂地玩在一起的時候,真的很可愛,當媽媽的我就很輕鬆,完全不用管,可以悠閒地喝杯拿鐵咖啡,直到兩個人再吵起來為止。 

要當一個公平的媽媽,實在是非常勞心勞力。兩兄弟打來鬧去,很難分辨誰不對。我和我先生聯手,從小就試著不介入,先聲明「要玩不要哭,要哭不要玩」;還有絕對不可以打頭和臉,其他的就當作沒看到。悅生比較小不懂事,都是使全力,然然哥哥雖然比較高大,但是很少真的還手,知道輕重。 

我常當著然然的面,故意跟我朋友誇獎說,其實都是悅生喜歡打他,他都好乖不還手,還手使的都是三分力。我想讓然然知道,其實媽媽很清楚誰做了什麼,讓他覺得世上是有正義的,希望被誇獎的他,能保持善良的心。我也盡量不在悅生面前罵然然哥哥,讓他不會面子掛不住。 

然然有時候真的被惹毛了,因為知道不可以揍悅生,就把氣出在別的地方上,大發脾氣丟東西。這時候我對他說,這樣很不划算,因為本來是悅生不對,我準備要修理悅生,但是他發脾氣,換成我把矛頭指向他。 

有一次在學校上然然最喜歡的紙黏土課,一位調皮的同學一直故意撞倒他的黏土作品,還嘲笑他。然然很生氣地把自己的黏土丟到地上,結果老師把那不成形的作品在教學參觀日展出。我一看到作品,就知道發生什麼事。後來我告訴然然,不要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而且生悶氣對自己不好。

♪ 分享,一起玩最好玩 

我朋友家裡有兩個小孩的,相同的東西都要買兩份,才不會打起來。可是我幾乎很少買兩份,讓悅然和悅生從小養成分享東西的習慣。 

譬如說,在台灣有時候星期五的晚上,我們三個人會在房間裡開小PARTY,買一些平常禁止吃的零食(日本歐巴醬發現了一定會昏倒)。可樂一定只買一罐,如果買兩罐,就不能買洋芋片,所以他們可以選擇要買兩罐同樣的可樂,或是一罐可樂和一包洋芋片。 

他們都選擇後者。我告訴他們這就是分享的好處,可以享受兩種不同的快樂。買玩具也是,買不一樣的才可以玩兩種。只要在買之前先約定好,就不會有耍賴的火爆場面。

♪ 分開的正面效應 

我在台灣生下悅生寶寶,做完月子才回日本。第一次要跟兩歲半的然然分開一個多月,心中有許多不捨,但是我很期待再相會的那一天,不知道他會有多高興,一定會嘰哩呱拉地敘述他這個月發生的所有事情,以及新買的玩具之類。 

當天回到日本家裡時,已經傍晚了,然然等得不小心睡著了。我輕輕地搖醒他說,「我是媽媽,ただいま,我回來了。」他睜開雙眼看著我,一句話都沒說,兩行眼淚靜靜的留下來,我被這突來的無言淚水愣住了,此刻無聲勝有聲,我趕緊把他抱起來。 

然然因為我不在,變得非常的獨立,也很認真的學寫五十音,跟爸爸說要讓我嚇一跳他變得很厲害。而對我自己來說,分開一陣子,讓我沉澱不少煩躁的情緒。後來每每脾氣要爆發時,想起然然當時的那兩行清淚,氣立即就消了不少。 

第二次分開,是然然要先搬回日本,上小學三年級,而我決定和悅生要繼續待在台灣,等到幼稚園畢業。分開那天的情景,跟那兩行清淚,大概是我這一輩子忘不了的。 

在高鐵車站,小小的然然站在爸爸身後,乘著長長的手扶梯往上走,一直不斷回頭看著愈來愈遠的我,一手擦著淚水。 

不捨的是悅生,突然沒有哥哥教他玩遊戲、畫畫,然然一直是他的偶像,最好的玩伴,哥哥要怎樣,他就要跟哥哥一樣。那一陣子,悅生寶寶安靜沉默不少。

♪ 一對一的相處時間

這是一個痛苦但是明智的抉擇,我可以全心全意的照顧悅生,因為沒有媽媽偏心不公平的顧慮,我可以毫不保留的誇獎他。有時還可以偷偷地跟他說,你握筆的姿勢好棒,比哥哥更厲害。之前因為兩兄弟一起寫字,沒辦法這麼露骨的說。悅生被誇獎,高興的不得了,學習情況突飛猛進,一下子就寫好幾行ㄅ、ㄆ、ㄇ;睡前也可以自己念簡單的故事書,一邊認字。 

以前我總是花太多心思和注意力在哥哥上,忽略了還在上幼稚園的悅生寶寶,後來我發現,慢慢教,其實悅生領悟力不錯。時間和成果是呈正比的,因為我花在他身上的時間多了,他變聰明,我也變得有耐心,一次都沒動怒過。 

對悅生寶寶來說,生為次男,當出生時,所有都必須和哥哥分享,沒有獨享過。現在終於媽媽是自己一個人的,坐車子也沒有人跟他搶坐前面,也許是專屬於他的太平盛世。悅生對於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都變得更加感恩,更珍惜自己在台灣的歡樂生活。 

然然在抵達日本當天晚上哭過一次之後,天天都很開心。在日本跟爸爸和歐巴醬住在一起,分到的關注和愛不再是二分之一份,而是滿滿的兩大份。因為沒有悅生跟他爭東爭西,情緒也變得穩定不少,天天都笑咪咪。每天視訊時,兩兄弟也不會吵吵鬧鬧,當然也打不到彼此,只是很興奮地聊他們小男生的話題,約定下次見面時要一起玩什麼。 

雖然當初因為不得不而讓兩兄弟分開,意外的,卻好處多多,兄弟兩個人感情變得更好了。也許兄弟感情好不好,很多時候是從小取自於父母的態度,和事情的處理方式。看到悅然和悅生開心的一起騎腳踏車、抓蜻蜓,精力充沛地在小山坡上賽跑的樣子,我沒有生女兒的遺憾也漸漸淡了。我相信他們倆一定可以一直感情和睦(只要不同時愛上同一個女生),成為人生路上相互扶持的好夥伴。

◎看好文‧拿好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到活動頁按讚留言,就有機會獲得《日式教養不一樣》一本喔 >>參加贈書活動
活動期間:2015/9/8-2015/9/22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日式教養不一樣
出版社:商周出版
作者:蔡慶玉

台日混血兒媽媽的掙扎和困惑,到底哪一國的說法比較適合孩子?
作者實際住在日本的育兒經驗
幼兒、小學的現場教育經驗
輕鬆、實用,讀起來沒有壓力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