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出教養框架!父母自我成長,帶領孩子巨大進步

醜爸工作坊: 父母的自我成長園地! | 2015-09-12
創意教養


圖片來源:Philippe Put @flickr, CC BY 2.0

許多的親子教養妙招、撇步,多少都會提到「父母應該怎麼做」,或是「孩子的行為能否改變,父母的努力很重要」。雖然父母的角色很重要,但行為改變的中心還是在孩子:整個妙招、撇步的假設在於「因為我的孩子A,所以我就B。」

這比較像「配合」,而非教養。

配合,言下之意,別人不動、我不動。如果今天孩子沒問題,父母就別做什麼;明天有問題,就解決明天的問題;上小學有問題,就解決上小學的問題;青春期有問題,就解決青春期的問題…………。

「配合」多少意味著,「孩子的發展父母無須主動引領」。因此,我們經常在被動的解決問題;畢竟,孩子不出事,我怎麼知道哪裡有問題?!

是這樣嗎?

======

父母就像一家公司的領導者,可以選擇被動地遇到問題時才來想辦法,可能怪罪員工、懲處一番,甚至打掉重練;或是,採取主動的策略,保持團隊間的感情與活力,當問題出現時反而是讓彼此更有凝聚力的好時機。

在家庭,父母被動配合孩子的發展當然是選項之一,然而若父母願意主動開始自我成長,卻能為家庭帶來巨大的正面影響,例如:

父母為了讓孩子更快樂的長大,因而有了改變自己的勇氣:敢於面對個性、情緒上的弱點,不但成長自己、更造福家人。

例如,孩童在進入幼兒園的年齡起,即開始會有「頂嘴」的行為,這樣的行為很難不讓父母動氣。父母的威嚴(尤其是大聲斥喝)也許能容易地解決此問題。因此,雖然我們覺得跟小孩吵架很煩、很累,但也不見得真會去做什麼 (畢竟大聲斥喝好像有用...)。

但若「主動」去想,頂嘴為何讓父母火冒三丈?因為孩子個性不好、不懂得尊重父母?暫時不論孩子的態度,換個角度想,孩子為自己辯護(先不論他是否真的有理),即是一種「理智」的練習: 表示他們已經聽得懂我們說的 --> 開始分辨我們的話是否正確描述、評斷他們的行為 --> 找出適合反駁我們的理由 --> 最後清楚的說出來。

這是認知發展的大進步!

當我們了解到「現在」正是孩子學習溝通的重要階段,而非只固著於「因為我的孩子頂嘴,所以我要來管教他」的僵化公式,並開始願意調整自己的心態,專注在孩子表現出的認知發展行為 (而非他們看似不尊重長輩的忤逆態度),那會有什麼改變?我們也許會冷靜一點;在這當下,再來利用此機會訓練孩子正確的溝通態度、方式。這樣做,對他們的認知及情緒發展都將大有助益,他們也將發展出一生受用的溝通長才。

父母的主動成長,代表我們拒絕用僵化的公式被動應付孩子,更否定了給孩子貼標籤的可能 (「頂嘴」就是一種標籤!)

成長,可以是一個觀念的改變;或者,只是一個習慣的養成。無論如何,

那影響,對自己、對孩子,都是巨大的。

與你分享~^^。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