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把握兩原則!親子共讀專注力Up Up

蠟筆哥哥說故事。 | 2015-08-08
創意教養

封面BLOG      

常有父母說,我好擔心寶貝的狀況唷! 他怎麼都沒辦法像其他小朋友一樣乖乖地聽故事呢? 每一次我在為親子說故事時,我都發現,家長總是會特別關注自己孩子聽故事時可愛的模樣,但隨著孩子扭動起來,有些家長也不自覺憂心了起來。

你也分心了嗎?

身為大人,我們擔心的有理,因為知道專注力是許多能力養成的基石,覺得一定得要好好鍛鍊孩子一下,有一次,有位家長就在聊天當中跟我坦承,哎呀,我自己好像也瞞常失去專注力呢。有位美國作家很貼切的描述,若要為這個時代命名,就叫它令人分心的時代吧,分心這個狀態,就常發生在家庭裡的親子共讀中,有時候,當故事說了一半,大人會開始想起其他事,也許是剛沒做完的工作,或想到瓦斯關了嗎? 其實,就連我們正在擔心「孩子到底有沒聽進去」,可能都算分心了!

孩子與書都需要你的注意

有一個廣告詞,要刮別人鬍子前,先把自己的鬍子給刮乾淨。或許,我們應該先該表現一下專注給孩子看,當我們大手牽著小手,一起踏進圖畫書裏頭時,需要一種神奇力量的幫助,叫共同注意力(joint attention),很困難嗎,不,只是我們常常忘記提出來使用而已,共同注意力是指,當兩個人(或多個人) 使用眼神注視或手勢,共同注意同一件有趣的事物。而並非無趣的事,若大人表現出對圖畫書一副枯燥乏味的臉色,孩子馬上就可以感覺的到。國外有研究指出,共同注意力的提出,會讓孩子更願意與大人一起閱讀或玩樂,更能幫助孩子學習到認知與社會性的用語。因此,當家長要跟孩子說話或玩遊戲的時候,家長可以先引起孩子的注意。除此之外,家長也別忘了要跟隨孩子的注意力喔。

11026204_435843943244990_3036628325456735650_o  

也讓孩子享有圖畫書中的自助旅行

國外有一個針對母子互動的研究發現,當母親和孩子的注意力保持在一致的狀況下,而不是有意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事物上時,當母親持續保有這種「跟隨注意力」,就可以提高孩子的辭彙獲得量(Saxon 1997)。學習放手讓孩子當一個領路人,對我們來說,是另一種層次的學習,讓孩子帶領我們進入書本內,看他所想看的,聽他說他想講的,而不都是控制著孩子的視線,有時孩子也想要來一下自助旅行嘛!

你可能會好奇,「若都給孩子引導,一本書何時才念的完」,注意力由誰引導,應該要視孩子年齡與不同事件,譬如在說故事時,大人就需要適時與適度的引導,才能切入主題,引發共讀的動機,譬如我說「弟弟你看,今天我們要跟媽媽一起來找小波囉」,弟弟就很迫切的想在書中幫忙媽媽一起找到小波,想當小幫手。但父母也要跟隨孩子的注意力,不忽略孩子的聲音與期待,如此,孩子也可以學到較多的物體資訊和個人社會用語。

 10705130_856953464317521_116678467_n

所以,親子共讀並不是孩子專心就好,我們時常太小看孩子了,以為他們不知道我們正進行偉大的多工處理,可以邊說故事邊想明天工作的未完成事,事實上,孩子完全感受得到,而且,這也正在影響孩子的學習呢!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