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阿鎧老師10天就看到成效的感統遊戲》感覺統合的迷思

新手父母 | 2013-11-14

Q 〉爬行很重要,孩子一定要爬行多過於走路?
感覺統合理論在台灣發展了將近三、四十年,在這段期間中,感覺統合並沒有單獨的評估項目。三歲前的孩子通常以兒童發展的里程碑作為兒童感覺統合發展的觀察指標,例如老一輩人常說的「七坐八爬九長牙」。家長藉由孩子是否會爬行、爬多久來判斷孩子的肢體發展、感覺統合發展是否正常。也因此,對於爬行有些誤解。

對爬行常見的誤解
誤解1 爬行可以刺激前庭覺?!
爬行的過程中,孩子會往四面八方移動,的確會獲得前庭覺的刺激,但仔細想想,孩子站起來走路之後,難道就沒有前庭覺刺激了嗎?其實孩子站起來之後,不只會走路還會跑、會跳,得到的前庭覺刺激反而更多。
誤解2 爬行可以刺激孩子的腿部肌肉?!
的確,爬行不僅可以刺激腿部肌肉,還包括軀幹的肌肉、身體的肌肉,還有手部肌肉的力量。但當孩子開始站起來走路,全身重量都
壓在雙腿之上,孩子雙腿得到較大的壓力,也需要用較大的力量抵抗地心引力,腿部訓練獲得的效果大過於爬行。

爬得不夠,手部肌肉張力會較低
既然爬行那麼重要,如果孩子爬行不夠或沒有爬就開始走路,會有哪些影響?孩子爬行時需要全身用力,為什麼可以從爬行轉換成站起來用腳走路呢?因為在爬行的過程中,孩子的雙手、雙腳及軀幹的力量都在逐漸訓練,而雙腳的力量如果訓練得比較快,在達到足夠的力量後,就會往下一個階段發展,也就是從爬行轉換成站立,甚至發展出行走的能力。

如果孩子爬得不夠,或沒有爬的訓練就開始走路,這段時間身體為了維持平衡,會持續訓練腳的力量,但手的力量顯得訓練不足。在臨床上經常發現,如果孩子的爬行出現狀況,手的力量通常不足夠,手部的肌肉張力會較低,在操控玩具或拿筆寫字時,就會出現問題。

研究發現,我們不能把爬行當作孩子發展遲緩的原因,或許孩子的大腦從小就已經出現問題所以爬行有問題,將來的發展也同樣有問題。因此當孩子在爬行時,大人不要刻意要求孩子要如何爬,只需要給孩子一個愉快且安全的環境,像是鋪地墊的大房間,並移走房間內可扶站的物品,例如桌、椅等,讓他在環境中探索,孩子自然會爬得好、爬得足夠。

當孩子開始發展出行走的能力,也不要刻意認為爬行很重要而剝奪了孩子發展,要孩子繼續爬而不讓他走路。臨床上發現,有些需要訓練走路的孩子,是因為家長過於要求爬行,反而錯過了發展站立及發展行走的黃金期,造成孩子發展上的落後。

 


 Q 孩子是扁平足怎麼辦?

臨床上發現,幾乎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孩子被診斷為扁平足,百貨公司或賣場也有許多販賣扁平足矯正鞋墊的專櫃。然而,孩子真的是扁平足嗎?人的腳底會有一個弧狀的腳弓,就像汽車的避震器,幫助我們在行走時候的緩衝,以及能長時間站立。而腳底沒有腳弓,踩在地上時呈現扁平狀,則稱為扁平足。

穿矯正鞋的➋個原因
目前臨床上觀察,孩子多半不是因為骨骼問題而造成的扁平足,大部分是因為肌肉張力偏低的關係。當這樣的孩子將腳抬高,可以明確的看到足弓的存在,然而腳踩在地上時,由於身體重量的壓力加上腳底肌肉張力的不足,因此腳底無法維持腳弓的形狀,這樣的孩子是否需要穿扁平足矯正鞋墊?

事實上,這樣的矯正鞋墊並不具有家長所認為的矯正效果;就如同近視的人戴眼鏡一樣,戴上眼鏡看得清楚,但事實上原來的視力並
沒有得到改善。那麼這樣的孩子需不需要穿上扁平足矯正鞋墊?答案是,要。原因有兩個:
原因1 在正確的足弓之下運動
因為藉由扁平足矯正鞋墊幫助孩子在正確的足弓之下運動,可以避免運動時,腳踩在地上所造成的反作用力,影響到腳踝、膝蓋、髖關節,甚至影響脊椎的穩定性。
原因2 讓大腦知道腳弓的存在
藉由扁平足矯正鞋墊的腳弓壓迫,同時也在刺激肌肉通知大腦,讓大腦知道這裡的腳弓是有狀況的。

多給予腳底肌肉訓練
如何改善扁平足呢?除了穿矯正鞋墊外,應該要多給予腳底肌肉的訓練,像是利用腳夾球,或是稍微墊腳尖走路,都會促進腳底肌腱、肌肉的收縮,幫助足弓的形成。一般來說,足弓通常會在三歲時形成,
因此孩子三歲前,不必刻意去觀察孩子是否為扁平足,等三歲之後再判斷才是最準確的。

 


 Q 觸覺刷可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嗎? 

有些人認為觸覺刷(或稱治療刷),可以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然而事實上,觸覺刷的功能常用來幫助孩子情緒穩定,當孩子情緒穩定後,專注力自然會提升。
觸覺刷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種,端看我們需要孩子的情緒以及觸覺敏感性做何種調整。坊間所傳說的一些治療刷的觸刷方法跟技巧,大部分是針對較活潑好動的孩子,希望他們靜下來,然而每個孩子活潑好動的程度都不同,如果以觸覺刷刺激過度,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觸覺刷較不易導致皮膚敏感
事實上,一般我們常用的觸覺刷,是外科手術醫師在手術前刷去手上的細菌所使用的刷子,這種刷子的特性在於觸刷皮膚多次也不會造成皮膚的紅、腫、敏感(讓外科手術醫師在操刀的時候,不會因為皮膚的紅、腫、敏感而無法拿刀子),所以當作治療刷就不會過度刺激。有些坊間的業者過於誇大這種觸覺刷的效用,像是在包裝內有一隻紅色的小柄,這個小柄是外科手術醫師刷完手之後用來剃掉指甲內髒污用的,然而商業界卻把它解釋成是用來清理刷子的,沒有給家長正確的觀念。

幫助孩子喜歡觸覺刺激
如果孩子真的有觸覺問題,我們會建議可以讓孩子在洗澡時,使用各式各樣洗澡用的毛巾、刷子等,請他自己試著拿來刷身體,一方面得到觸覺刺激,一方面訓練孩子的獨立性,教導他如何自己洗澡。
如果孩子除了這些刷子之外,還需要一些刺激,建議可以帶孩子尋找各式各樣不同的刷子,探索出適合孩子的觸覺刺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臨床上,經常看見媽媽拿著觸覺刷追著孩子刷,孩子在接受觸覺刷刷動時,不能做任何事情,因此會覺得無聊,當大腦接受到「不喜歡這樣的刺激」時,就算給再多的刺激,也達不到統合的效果。所以,觸覺刷是一個可以被運用的物品,然而真正要做的是,幫助孩子隨時隨地可以得到他願意且喜歡的觸覺刺激。

 


 Q 孩子老是墊腳尖怎麼辦? 

孩子為什麼墊腳尖?從生理上來看,有可能是孩子腳後跟的阿基里斯腱過於緊張,造成腳跟無法往下壓,也就是無法讓腳底平貼在地面上,然而大部分的孩子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2歲前常因為好奇墊腳尖
首先我們要看孩子的年齡,如果孩子剛學會走路,大約在兩歲之前孩子學會走路了,代表他開始看得更高、看得更遠,孩子開始想要發覺環境中新奇的事物,包括桌上的東西,所以這時候的孩子常常會扶著椅子、攀著桌子,想要看上面擺放了什麼或想伸手要拿桌上的東西;由於身高不夠,孩子為了要拿到桌上的東西,便會墊腳尖,這是屬於自然現象,是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家長不用緊張。所以當孩子在剛開始學習走路的前六個月,若出現墊腳尖的現象,家長只須提醒孩子把腳放下來走路,如果孩子可以做到,便沒有問題,孩子也不會養成墊腳尖的習慣,請放心。

找出問題根源幫助孩子正常走路
從感覺統合的角度來看,如果孩子的觸覺過於敏感,走路時整個腳掌貼住襪子,再貼住地板,這樣的觸覺會讓他覺得不舒服,為了減少觸覺接觸的面積,於是孩子會養成墊腳尖走路的習慣,只讓腳的前端得到觸覺刺激,減少觸覺敏感的面積以及不舒服的現象。至於本體覺整合有問題的孩子,由於需要更多的本體覺刺激,通常會很喜歡做「用力的活動」,所以也可能會有墊腳尖走路的習慣。

在物理學上,面積愈小所產生的壓力愈大,因此墊腳尖時,體重壓在腳尖的部分,各個關節得到的壓力也就更大,而為了要維持平衡,全身會更用力,藉此讓大腦得到更多的本體覺刺激來做更好的整合。要改善孩子的墊腳尖問題,必須找出原因,並且提醒孩子,由孩子自己本身學會良好的自我控制,才能正常的走路。

 


 Q 〉學步車會害了孩子嗎? 

許多專家建議家長不要將孩子放在學步車中,很多家長聽到這樣的論點,認為學步車會害了孩子,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學步車正確應該稱為「螃蟹車」,因為當我們聽到學步車的「學步」兩字,會認為它可以幫助孩子走路,如同孩子要穿學步鞋一樣,孩子穿上學步鞋並不代表他馬上就會走路,而是這些鞋子輔助孩子練習走路,學步車也是相同的道理,只要適當的使用,對孩子其實是有幫助的。

適當、適時使用才可以幫助孩子
然而,父母可能會希望孩子提早學會走路,因此會在不適當的時機把孩子放在學步車中。孩子可以使用學步車的最好時機,是孩子可以單獨扶著東西站立時,大約是孩子九至十個月大左右;如果過早讓孩子坐學步車,例如四個月坐在學步車當中,孩子站不起來,但為了移動所以雙腳還是會努力用力,這時孩子的腿部骨骼肌肉發展還不夠成熟,過度使用雙腳,反而會造成肌肉疲累,甚至骨骼變形,導致孩子將來走路時出現問題。

除此之外,學步車不能做為孩子的保母,別以為把孩子放在學步車之後,大人就沒責任了。孩子在練習走路時,一定會不穩,當孩子在學步車中坐著踢腳時,學步車可能會突然滑行幾公尺遠,而這樣距離和速度,對孩子而言就可能會造成危險。因此,當孩子坐在學步車裡,爸媽反而要更加注意,避免孩子在學步車中過於興奮,導致速度過快,被夾傷或撞倒。

 


 Q 〉感覺統合需要上課嗎? 

感覺統合能力如同身體的消化能力,與生俱來就有,然而為什麼大家開始覺得感覺統合需要上課?除了坊間的商業操作外,由於孩子的活動空間受到限制,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室內,較少機會能到處發展肢體去奔跑、跳躍和攀爬,感覺刺激不夠,整合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孩子的感覺統合就易出現狀況。

戶外活動足 感統能力自然進步
孩子需要到特別的機構上感覺統合課程嗎?其實,爸媽每天或每個週末只要有機會帶孩子去戶外奔跑、跳躍、健行爬山,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自然就會進步。以前的孩子,或現在住在鄉村的孩子,發生感覺統合問題的比例相對較低,因為他們的日常生活就有很多活動的機會,反而都會中的孩子不僅活動空間受到限制,連生活作息大部分都屬於靜態的學習,所以肢體沒有辦法獲得伸展,感覺統合自然就會落後。

除了多到戶外活動外,如果家中經濟允許,當然可以去上坊間機構的感覺統合課程,在課程選擇上,最主要並不是要求孩子要做多少次的某項活動,重點在於孩子是不是可以快樂的進行活動,唯有快樂的進行這些感覺統合遊戲,大腦才願意接收這些訊息,也才能達到統合的效果,否則這些感覺統合遊戲,就只能稱為體能活動了。

影響日常生活時應前往治療
當孩子的感覺統合問題影響他的人際關係、生活作息、親子關係,甚至是學習狀況,這時候就不該只是進行平常的活動練習或僅是到機構上課就可以了,而是要積極尋求職能治療師的協助,因為孩子需要的是感覺統合「治療」了,治療方向針對感覺統合異常已經造成困擾的孩子,用最有效的方式協助改善。這需要職能治療師的專業評估以及設定計劃,更需要家長的配合,除了依照固定的時間帶領孩子前往治療,更需要與治療師溝通平常應該如何帶領孩子、與孩子一起進行感覺統合遊戲,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孩子恢復正常,趕上其他同齡孩子的發展進度。

 

◎認識感統遊戲─

阿鎧老師10天就看到成效的感統遊戲【加贈:40招親子一起玩的感統遊戲小別冊】
作者:張旭鎧
出版社:新手父母
阿鎧老師粉絲專頁:Mr. Akai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

關於作者

新手父母
新手父母

針對家有0到12歲孩子的新手父母,提供嬰幼兒及孩子的養育及教育的各種知識、資... 更多

  1. 用遊戲,玩出專注力!
  2. 《5分鐘玩出專注力》要怎樣透過遊戲玩出「專心」?
  3. 簡單學:讓小孩手指更靈活的方法
  4. 《視覺專注力遊戲在家輕鬆玩》透過眼睛來學習,是最直接的方法(包含遊戲試玩~)
  5. 《阿鎧老師10天就看到成效的感統遊戲》感覺統合的迷思
  6. 親子玩瑜伽:用遊戲概念,引發學習熱情
  7. 《99著色遊戲,把專心變有趣》5歲以上挑戰版:彩繪乳牛、大恐龍
  8. 《99著色遊戲,把專心變有趣》5歲以上進階版:可愛小豬、海豹、雪人、小獅王
  9. 《99著色遊戲,把專心變有趣》5歲以上簡易版:超Q布丁、禮物、小象、挖土機(得獎名單)
  10. 《99連連看遊戲,把專心變有趣》雙胞胎娃娃
  11. 《99連連看遊戲,把專心變有趣》襪子
  12. 《99迷宮遊戲,把專心變有趣》大熊走迷宮
  13. 《99迷宮遊戲,把專心變有趣》蜜蜂忙採蜜
  14. 《99迷宮遊戲,把專心變有趣》小狐狸上學去
  15. 《99迷宮遊戲,把專心變有趣》龍蝦要回家
  16. 《感統遊戲》親子一起玩本體覺遊戲─彈珠彈射
  17. 《感統遊戲》親子一起玩手眼協調遊戲─插吸管
  18. 《感統遊戲》親子一起玩前庭遊戲─地墊火車
  19. 《視覺專注力遊戲在家輕鬆玩2》地圖著色
  20. 《視覺專注力遊戲在家輕鬆玩2》衣服分類
  21. 《視覺專注力遊戲在家輕鬆玩2》小小服務生
  22. 《視覺專注力遊戲在家輕鬆玩》視覺空間遊戲─棋藝高手
  23. 《視覺專注力遊戲在家輕鬆玩》視覺記憶遊戲─千面人
  24. 《視覺專注力遊戲在家輕鬆玩》視覺前景背景遊戲─看地圖
  25. 《視覺專注力遊戲在家輕鬆玩》視覺完形遊戲─小鑑識家
  26. 《視覺專注力遊戲在家輕鬆玩》視覺區辨遊戲─基因突變
  27. 《五分鐘玩出專注力遊戲書4》小熊蜂蜜罐
  28. 《五分鐘玩出專注力遊戲書4》教室迷宮
  29. 《五分鐘玩出專注力遊戲書4》雲中小鳥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