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孩子何時才會知道巧虎是假的?

親子天下 | 2014-01-19
親子話題

家有幼兒的你,會不會很好奇,孩子究竟要把會動的布偶當真到什麼時候?當他們受到驚嚇時,大人該如何引導他們分辨現實與幻想?父母兩大常見困擾,由請教養專家提供解方,讓父母幫助孩子克服害怕的情緒。

父母困擾1

Q 孩子去看巧虎舞台劇,被恐龍紙板和人裝的怪物嚇得哭叫。我很好奇,孩子會把這些擬人的玩偶當真到何時?

孩子在不同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幻想,以及所呈現出來的扮演行為。兩歲左右的孩子,開始進入「象徵性遊戲」的階段,這個階段現實與幻想間的界限是模糊的,例如:孩子會抱著洋娃娃,彷彿是自己的小寶貝。

到了三、四歲時,由於孩子的語言能力逐漸發展,其幻想所表現出的內容,可能是用誇大或不切實際的語言呈現出來,好比是天方夜譚式的故事情節,例如「我是一個超人,我可以飛在天空中,還繞了宇宙好幾圈……」

五歲多的孩子會傾向用比較實際的材料,來當做扮演的遊戲內容,例如:扮家家酒中使用玩具小碗,來代替真實吃飯用的碗。這個階段的孩子逐漸認識、並學會區辨幻想及現實之間的差異,而通常多半要到上了小學之後,孩子對象徵性遊戲的興趣才會漸漸轉移到現實的生活活動中。

因此,兩、三歲的孩子會將舞台劇中人物當做是真實存在的狀況是很常見的,甚至在其他遊戲場合中,會把裝扮成的大玩偶當做是真的,而不覺得裡頭有人在扮演。下次遇到類似的狀況時,可參考以下幾個方法:

1. 實際摸摸看:以恐龍紙板為例,家長可以在舞台劇結束後,帶孩子到紙板旁邊,實際摸摸看,這個材質是什麼做的?摸到的感覺是什麼?這樣的感覺會讓自己害怕嗎?

2. 揭露真面目:如果裝扮的人物是家長所認識的人,可在孩子面前卸下裝備,讓孩子知道這個人物其實就是某某叔叔,消除孩子不安的情緒。

3. 善用繪本:繪本、故事書或一些專題介紹的書籍,可以成為家長的小幫手。此外,有些孩子害怕的物品、動物可能是不存在的,可利用書上介紹,增加對它們的認識,降低孩子的擔心。(何采諭 台南上善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兒童繪本作家)

父母困擾2

Q 我們家住在都市大樓裡,別說蛇,連壁虎都沒有。但三歲兒子有陣子一直說家裡有蛇,有時還形容得很真實,為什麼他會這樣呢?

三歲到六歲是孩子創造力與想像力大幅提升的階段,由於認知發展上的限制,造成他們雖然有能力編造各種不曾存在的情節與人物,但還沒有能力去區辨事實與想像,甚至常被自己所想像的情節嚇壞了。這是孩子發展的正常歷程,隨著年齡增長,六歲後就會明顯的減少,父母毋須過度憂慮。以下提供幾個介入的方法:

1. 讓孩子清楚描述自己的想像。面對孩子想像家中有蛇的狀況,首先,不要急著糾正孩子,讓孩子能夠完整描述自己想像的情節,仔細蒐集資料將有助於後續的介入:「家裡有幾條蛇?有多大隻?都躲在家中哪裡?什麼時候會跑出來?跑出來會對家人做什麼?蛇喜歡什麼?蛇會害怕什麼?」

2. 幫助孩子澄清事實與想像。回應時用溫和的直述句來幫孩子澄清:「媽媽知道你以為家裡面有蛇,讓你很害怕,但其實家中是不會有蛇的。」若是孩子也同意,可以跟孩子一同巡視他認為有蛇的地方,讓孩子確定真的沒有蛇在家裡,減輕孩子的疑慮。

3. 慎重對待孩子害怕的情緒。孩子這時認知上還沒有能力區辨真實與想像,因此雖然蛇是孩子所編造出來的,但孩子害怕的情緒卻是千真萬確的,父母雖然有必要向孩子澄清家中沒有蛇的事實,但過程中不要操之過急,不要過度勉強孩子冒險,例如:強迫孩子進入不敢進入的房間、觸摸不敢觸摸的地方。要孩子克服對這一類想像的恐懼,需要等待孩子認知發展的成熟,無法一次見效,如果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只要反覆簡單的告訴孩子家中沒有蛇的事實即可。

4. 運用想像力創造出蛇的剋星。既然孩子運用想像力編造出可怕的蛇,那麼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創造出蛇的剋星。父母可以運用孩子陳述的情節,編造出蛇後續被某個英雄用象徵物擊退的情節,例如:神奇的魔法掃把、英勇的熊布偶、魔法棒球帽。之後當孩子又對於家中有蛇感覺到恐懼時,他可以藉由這個象徵物,安撫自己心中的恐懼,也感受來自父母的陪伴與保護。若能進一步搭配親子遊戲,親子雙方輪流扮演被趕跑的蛇,與拿著象徵物趕跑蛇的英雄,消除孩子恐懼的效果將會更為顯著。

(黃柏嘉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心理師)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延伸閱讀 

《愛的教養讀心術》爸媽玩測驗:怎麼讚美最有效?

從NG到OK的教養說話術1:父母常犯的5種NG句型

我是羅珊,因為「收養」,從台灣來到荷蘭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