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DIY
-
部落客帶路
甘單的阿公在年輕時候就在臺南將軍、七股鹽田擔 鹽討生活,養大老爸後才生下我,不過甘單出生時已經是個「臺北囝仔」。雖然對臺南故鄉非常陌生,偶有機會看到鹽場便會想到阿公和阿爸,即使是在嘉義的洲南 鹽場,還是有那份「陌生的熟悉感」讓我覺得很自在,喜歡鹽田空曠的風情、帶有淡淡海味或魚腥味的海風、自在飛翔的大白鷺或高蹺鴴,還有一份淡淡的思鄉情及 祖孫情,就如同此行最喜歡的這張照片,阿公真的很可愛、也很認真的陪在孫子旁推著石輪。
從民宿到這裡用走的不到5分鐘,這裡是嘉義東石洲南鹽場,昔日也是在七股鹽埕地晒鹽,但在西南沿海經歷經幾次大洪水後而於1824年在此落腳,這個鹽場的歷史迄今已將近2個世紀。洲南鹽場入口兩側的意象標誌無論造型、色彩或是圖案都很吸引人,淺顯易懂且很生動的讓人迫不急待的想親近。
這裡的意象標誌很有趣,甘單超愛這樣的設計感,簡單的線條又有引人入勝的感覺。
遠看時單純只是覺得只座特別的風車,細看才發現是由鍋蓋等廢五金搭成的,伴著海風拂面吹來,一陣舒暢。
由於附近的新厝仔是個鹽村,85年成立的布袋嘴文化協會一直努力推動社區再生,90年時布袋鹽場廢曬,老鹽工們離開了鹽田,差點斷送了這塊文化鹽田,索性在協會及各界的努力下,97年時鹽田復曬也讓老鹽工回來這片辛苦大半輩子的熟悉地。在這裡會發現在協會門口的對聯都很有意思⋯⋯
我們這次來參觀的人數大約30多人,都是參加2天1夜的家庭旅遊。
一碗由「黑糖」、少許「鹽」及「地瓜粉」都好的「鹽工茶」是為了補充鹽工水份、熱量及預防中暑的飲料,畢竟在烈日下工作還得頂著強烈海風實在是一件極為辛苦的事。
由竹子和鐵皮搭成的亭仔腳,牆上的「鹽承續」真的蠻有意思的,不知道會不會以後還有另一面「鹽埕序」,在傳承之後讓大家瞭解曬鹽的程序,太有梗了。假如以後真的有這面牆的話,請協會記得通知我去看一下嘿!
這裡的房舍外牆很有趣,甘單特別在周圍躊足很久,特別是馬賽克拼貼圖案。這令我聯想到去年去口湖的「成龍集會所」,也想到了土溝目前展出的「土溝農村美術館」的優雅農夫藝術團隊。牆上的拼貼圖案正是守望鹽田的三劍客「高蹺鴴」、「吳郭魚」、「濱水菜」及一幅幅的鹽田風情。
望著這片寬闊的鹽田,心中實在是很舒坦,提供鹽田能量的四精靈「水」、「地」、「風」、「光」都含括在內,
這裡的意象裝置除了風車外,還有其他的設計及空間利用。由蚵殼拼貼的高蹺鴴不只是有外觀造型而已,還可從鳥身拉出烤肉架來,創意十足。
這節火車車廂昔日是用來載運鹽,而今則是改造的廁所,不但保有原來的外觀,也讓來的遊客可以很簡單的產生連結,加深對鹽場的印象。
現在的孩子即便對昔日鹽場可能無法想像,透過照片及看板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真的很棒。
像這樣子的意象裝置大致上集中在入口這端,往前走就是一大片鹽田了。
在進入鹽田前會有個宣誓的動作,這個程序雖然有點八股或是很制式,但是卻是可以讓大家瞭解進入一個生熊或文化場域前應有的態度及認知,甘單倒很喜歡這樣子的動作,會讓每個人更加謹慎的注意在場域內的每個動作。
一行人成列的步行在鹽田田梗中看起來還蠻有趣的,導覽老師說鹽田兩側常有豬尾草,可用來打汁變成飲料。過境鳥的叫聲在此特別清楚,而且鳥種的叫聲大不相同。
整個產晒流程是引入海水後從覽館溝、五區溝後依序注入淨水池、大蒸發池、小蒸發池後,流入鹵缸時的變化較大,最後再引入結晶池。目前看到的大部份都是大蒸發池。
小蒸發踩水還蠻有趣的,淺淺的水池裡底部還蠻平整的,鹽度自然是較大蒸發池還高。
說也好笑,在嘉南沿海海的鹽田景象對當地人已習以為常,但一家人到此遊玩時卻是童心未泯,玩得起勁。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開心得意的笑容,或是這就是鹽田庄腳的魔力吧!
在小晒鹽池旁有項工具比較特別,那是「石輪」,以用來碾平鹽田的大小蒸發池、結晶池底部,有點像是壓路機。
因為很重,孩子們紛紛都躍躍欲試的樣子,不過雖然重~也只有在靜止時比較難推,只要石輪動了就很容易控制了,難怪「萬事起頭難」。要帶孩子們出遊需要很多勇氣,很多朋友都因為工作累到假日不想出門.....,其實生活樂趣自己找,教育孩子像面鏡子,我們的教育方式、習慣或觀念都會成為日後的他,投射在他身上。
鹵缸的波美是25度,非常的....鹹!!!! 一般海水只有3度而已,等於是濃縮8倍之多的海水精華~
導覽老師隨身會帶著波美計,就是用來海量海水鹹度的工具。而海水的鹹度單位則為「波美」,一般海水3度,大蒸發池是從3度濃縮至10度,小蒸發池則是要濃縮到25度後才會送到鹵缸裡。
這個小池子是清洗用的,大夥玩累了便開始清洗剛踩髒的腳,不知不覺便很悠閒的泡起腳來,在無垠的鹽場裡看似頗為悠閒啊!
看著白色的結晶塩突然覺得很美,忍不住便抓起一把捧在手上
雖然小鹽山的高度與七股鹽山高度相差甚遠,卻絲毫無減樂趣,至少可以一個人獨自站在山頂@@,無人打擾。
旁邊設置的鐵皮屋好像是辦公室還是工具室,不過搭起來的觀景臺比較有意思,包括以鐵線做成的過境鳥造型很有意思。
鹽田裡玩樂的景象,孩子們已經開始在結晶池裡工作,體驗堆鹽、收鹽。
結晶池的底部分為土盤及瓦盤,這裡的則是蒸發池不同為傳統瓦盤,目的是透過反射作用加速蒸發速度。
孔武有力.....這麼形容的話,等她長大會恨死我
開心大合照,有那種大豐收的喜悅!
在11月還可以盼到那麼晴朗的藍天,自己都覺得不可多得了,讓我們在鹽場的體驗不至於太曬!
再回到入口處的文化協會時,看到這裡三副門聯都蠻有意思的,特別是下圖的「白金歲月台灣塩」,又把甘單拉回阿公擔鹽的時光去了。若不是來鹽場或是吃牛排,真的有點忘記鹽在生活中舉足輕中的位置,都漠視它的存在了。
屋子裡賣的包括鹽的相關產品、紀念品或文創商品,建議來此遊玩的朋友可以稍微逛逛。之後有機會,還會想來這裡看看、走走及逛逛。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

景點小檔案
2006年8月文建會公佈「產業文化資產再生計畫」補助要點,協會與嘉義縣政府達成合作共識:由縣府向國有財產局辦理土地撥用,再委託協會負責整建、經營管理鹽田,以及向文建會提出「布袋心鹽村、文化新鹽業」計畫書。經過整整14個月,協會終於收到文建會正式核准公文;然後,我們又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進行空間與活動的整體規劃,這一切點點滴滴的努力不斷累積,2008年5月,我們終於正式進入洲南場施作了。即將整建重新復曬的「洲南鹽場」是一塊「文化鹽田」,而緊鄰的新厝仔社區(含龍江、新厝里)是「文化鹽村」,正好可以從人文與日常生活的角度,來呈現布袋鹽業的歷史縱深、地方脈絡與生活情境。
(文字取自文化部地方文化館網站景點介紹)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週六日休園(可接受團體預約)


參觀免費,DIY費用另計

自行開車:在台17縣,布袋鎮布袋國小對面海港大道進入後,第一個入口右轉,即可到達北側位置。
停車場:無,路邊停車以此為圓心規劃 規劃一日行程吧!

附近景點
-
英倫鄉村風,舒適的氛圍就像回到家~花蓮1999B&B民宿
-
從最大的鄉眺望最小的鎮,深度探索部落文化~台東海端崁頂部落
-
鐵花村旁的混搭風親子餐廳~台東嗑廳.com(已歇業)
-
超涼感!親子戲水天堂的兒童旅館~屏東YOHO悠活渡假村
-
深度的農場導覽、好玩的DIY活動,來墾丁必玩!屏東阿信巧克力農場
-
挑選喜歡的毛線,來當一下織女吧!台南和明織品文化館HMTM
-
夏天玩水、冬天玩沙,跳床、遊戲區,應有盡有~南投DeJiJi親水童年
-
純樸的記憶、農村的味道~南投農村老爺懷舊民宿
-
全台唯一18洞迷你高爾夫~桃園HelloLand樂農莊
-
看過導覽機器人嗎?超酷的體驗!桃園祥儀機器人夢工廠
-
兼具親子樂園及閱讀空間的親子館~POPA動畫親子館(台中五南店)
-
踏青賞花好趣處~大溪花海農場
-
將軍府比牙膏還有看頭哦~嘉義白人牙膏觀光工廠
-
帶孩子認識黑色QQ的果凍!仙草知識大集合~關西仙草博物館生態農場
-
同學們!穿好制服進教室吃豆花嘍~~桃園福麻糬豆花
-
滑草運動超刺激、還可以親自餵小牛~苗栗四方鮮乳牧場
-
重拾童年歡樂時光~苗栗蘆竹湳古厝
-
白金歲月台灣塩之鹽工體驗~嘉義布袋洲南鹽場
-
米吐司、米蛋糕、米冰淇淋!驚奇米王國~雲林樂米工坊
-
教堂裡的麵包香,野山田柴燒窯烤麵包!新竹峨眉天主堂
-
把船當吊燈!入住色彩繽紛樂高積木房~日月潭五船民宿 5Boat B&B
-
細數農村的感動!台南土溝農村美術館~村之屋當代藝術展X耕耘藝術現地創作
-
跟著幾米許願趣!台南南科幾米公園(湖濱雅舍願望盛開.許諾之地)
-
保育教育更活化!模擬實境認識臺灣野生動植物~集集特生中心保育教育館
-
水滴不沾粘挑戰!臺灣之光~桃園聚紡GFun機能紡織生活館
-
豆豆公仔跟你逗陣玩新文創天地!桃園龍情-魔幻豆子遊戲館
-
跟機器人玩遊戲、踢足球!桃園祥儀機器人夢工廠
-
就學古道
-
摸文蛤、釣魚和烤蚵!回憶童年時光的方舟休閒漁場
-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
馬祖新村文創基地
-
虎牌米粉產業文化館
-
天空的院子
-
華陶窯
-
房裡古城
-
甲蟲森林自然生態教室
-
帶著孩子動手碾米趣!探索百年木製碾米機及穀倉:桃園稻米故事館
-
十鼓文化村
最新上架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