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基本上不要忘記 「教養孩子心理層面的目標」,傾聽孩子說話

遠流 | 2019-07-29
創意教養親子話題

阿德勒心理學課程採取不獎賞,也不懲罰,是沒有「賞罰」的教養方式。

我們認為,使用賞(讚美)和罰(責罵)的教養方式,其目標只是教導,而非培
養孩子產生「我有能力」、「大家都是我的夥伴」的感覺。
例如:當孩子不肯唸書的時候,你嚴厲的責罵他說,不唸書的話,會得到「沒有點心、不可以看電視」等等他討厭的懲罰。如此一來,孩子學到了什麼?

反之,如果孩子認真唸書,你便拚命的讚美,甚至買他喜歡的東西,作為鼓勵的
獎品。這樣的孩子又學到了什麼呢?
家長一旦使用賞罰的模式來進行教養,代表從外界來刺激孩子,就像訓練動物一般,或許短時間見效,但長期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大家仔細思考一下。
這個單元,我們建議家長用「賦予勇氣」取代賞罰,讓孩子明瞭,在社會上我們要做該做的事,不做不該做的事。
而身為父母既不能像皇帝,高壓權威式支配孩子生活;也不能像奴隸般,永遠服務孩子。那麼,「賦予勇氣」到底是怎樣的教養方式呢?

讓我們來看看山野家的案例。


插畫  /本田 亮

看了剛剛的實例,你認為阿楓的回應,符合阿德勒心理學中教養孩子的心理層面目標嗎?有傳達了「我有能力」、「母親是我的夥伴」這樣的信念給大樹嗎?

從大樹的立場來看——

或許他感覺:「本來想跟媽媽分享和朋友玩耍的快樂,想跟她聊晚餐的話題,卻被拒絕。原來我就像媽媽說的,是個一無是處的壞孩子啊!真難過⋯⋯媽媽好恐怖!她如果不肯給我吃最愛的飯後甜點,那可就糟糕了!沒辦法,還是快點去寫功課吧!」
他也有可能認為:「媽媽不但不聽我說話,狠狠的罵了我一頓,還抓住我的弱點,叫我照她說的話行動,我又不是她的傀儡!管他的,別生氣!只要把功課寫完,就沒事了!」
說不定大樹會想:「是啊,原來像媽媽那樣,非常生氣的大聲說話,抓住別人的弱點,就可以讓別人聽話。真可惜,下回要用這個方法對付媽媽。」

以上不管是哪一種想法,大樹都極可能從阿楓的回應,學到不太好的事情。

➤ 看好文‧拿好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
到活動頁按讚留言,就有機會獲得《3歲起,阿德勒式勇氣育兒》乙本喔
 >> 參加贈書活動 << 
活動期間:2019/7/29(一) - 2019/8/4(日)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書   名:3歲起,阿德勒式勇氣育兒
出版社:遠流出版
作   者:清野雅子, 岡山惠實
譯   者:張玲玲

 >>好書這裡買<< 

3歲起,阿德勒式的育兒術 -- 不獎賞、不斥責、多鼓勵

書中介紹關於親子之間相互理解、暢通的合理溝通方式,以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為基礎,介紹阿德勒式教養計畫的「課程」,課程內容完全針對孩子設計。用簡單的文字,每天持續進行,讓讀者感到「養育孩子是很快樂的」為最終目標。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