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孩子的一生只有5個寒暑假,把童年還給他們,好嗎?

2015-12-30
親子話題

這幾天台北市廢除寒假作業的創舉,著實令老木開心,雖然我們地處新北市,也仍然願意為了這個勇於認清事實的政策歡欣鼓舞。雖然迷路這個角色就是來自於暑假作業的一次機緣巧合,不過事實上那也是一次老木帶頭叛逆的革命結果。

2014年,迷路三年級升四年級的暑假,獲得了一份暑假作業(教材廠商出版的暑假作業),內容是先行研究”麋鹿”的生態,然後再進行一份立體抱枕製作,說到那個立體抱枕,孩子得先縫製兩顆立體的眼球、立體的鼻子、立體的嘴、立體的鹿角、立體的耳朵,然後一一塞入棉花後分別縫好,最後再組合所有零件,縫製成一個全方位立體麋鹿抱枕。

或許真有極極極…少數超齡的女孩兒能獨立完成這個壯舉(女孩的發展通常較男孩快很多),不過我很清楚我們家這個9歲的小兔崽子是力有未逮的,也相信這份作業對絕大部分的9歲孩童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任務,大人完全沒插手的機率微乎其微。

其實我一點都不打算讓他照表抄課,心中正盤算著替代方案,說時遲那時快,某天我下班回家後,發現沮喪的婆婆與沮喪的迷路在依照暑假手冊的要求之後,費了大半天才作出一隻奇形怪狀的麋鹿耳朵,並且因為不具備打版邏輯與裁縫技巧之故,完全無法立體不說,還無法好好地將耳朵、眼睛、鼻子、鹿角與嘴,巧妙的與頭部作出美好無暇(如圖示般)的銜接。

老實說,那份作業困難的程度,即便是成年人,也絕非人人皆具備完成的能力。

如果我是個女紅手藝很差的媽媽,一不小心服從性又很高,我鐵定二話不說就拿去巷口拐角的裁縫店請人代工以便交差了,不過老木本人我差的可不只是手藝,就連服從性都差得很,於是當下決定讓孩子放下手邊這個不切實際的任務,放下這個忽視兒童實際身心年齡的作法。

「你現在去設計一隻麋鹿,然後我帶你找個DIY杯盤的店,然後你把你設計好的圖樣畫在杯子或盤子上就好了。」我說。

迷路說:「不行啦!只是畫畫那太簡單了,被罵怎麼辦?」
我說:「放心,萬一真的被罵,我會替你跟老師解釋。」
迷路:「吼呦!我不想被修理啦!」
我說:「畢竟那是9歲小孩做不出來的作業,如果我幫你完成了,那你學到了甚麼?偷吃步?陽奉陰違?打官腔還是欺騙?那明明就是你的暑假作業,結果卻是媽媽想辦法完成的,這算哪招啊?我人生裡的暑假作業早早就做完囉,現在這是你的,你要自己負責。」

看著他一臉焦慮,我又告訴他:「放心,我會告訴老師這就是你實實在在的程度,一個9歲孩子該有的程度,就算分數很差,就算被罵,起碼也是你自己完成的,這就是你這個年齡最真實的樣貌。而且你為什麼認定老師就一定會罵人呢?或許在看了千篇一律的麋鹿抱枕之後,你的作品會讓老師覺得新鮮有趣也不一定啊!」

於是我帶著迷路去畫瓷盤的店,將他設計好的麋鹿圖樣畫上杯子、盤子以及帆布包上,完成之後,看著這隻傻里傻氣的麋鹿,覺得就這樣結束著實可惜了些,所以我請孩子以這隻麋鹿作為主角,用圖文創作的方式記錄下暑假生活的點點滴滴,沒想到他開心極了!比起制式化的生活日記,孩子更愛這種Free style的日記型態。

迷路,就這樣誕生了。
後來迷路還自告奮勇拿了這份暑假作業去投稿默默文創的"全國插畫家比賽",在700名參賽者中獲得了第一階段第一名,以及第二階段最佳人氣獎。最令人開心的莫過於迷路的老師很喜愛他的暑假作業,並且將他的圖文日記陳列在教室後方的圖書區供同學們長期瀏覽。

說到「服從性」這件事,緣由是相較起無條件盲從,我更願意在深層思考之後捍衛孩子的「真實性」,如果只為了服從體制而服從體制,那真相就會被犧牲了,孩子的暑假作業本來就是孩子的事啊!爸媽代工完成只為了交差,這就成了負面教育了,即便分數漂亮,也是敷衍的、虛構的,這樣一來,寒暑假作業又教會了孩子些甚麼觀念呢?
不過,其實沒當過父母的人往往很難想像實際操作面的艱難,寒暑假作業的內容常常可以出奇的驚人,曾經我有個親友的孩子,暑假作業的內容是「收集6個以上城市的昆蟲,捕捉後飼養並寫下心得」。

問題來了:

1.短短兩個月的暑假,要旅行超過6個城市,等於平均每10天要旅行一次,在職中的父母如何達成?
2.是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擁有這麼良好的經濟條件,交通費、住宿費、吃喝玩樂….樣樣都要錢,用錢堆起來的作業恰不恰當?
3.即便順利達成旅遊6個城市的任務,又是不是都能抓到昆蟲?咦?好難喔!!
4.即便順利在6個城市裡分別都抓到了昆蟲(高手高高手),帶回飼養之後是不是違反生態原則?會不會死翹翹?

結果大部分的父母選擇去寵物店購買活體,弄了一堆外來種之後,有些昆蟲陣亡了(造孽),有些昆蟲被放養了(外來種破壞本土生物鏈),這些過程裡,又讓我們的孩子學到了些甚麼?
曾經也有同事抱怨孩子的寒假作業是「遊歷10個觀光區,並將門票貼在創作本上,寫下遊歷心得」。

出這份作業的初衷是好的,鼓勵親子共遊,創造美好記憶,但是衍伸的問題也很大

1.如果我們去碧潭走走、去澄清湖逛逛,卻都不能納入作業內容,因為那些地方不收門票。
2.如果我們去故宮看展覽、去華山或北美館看展覽,這一類型的活動勢必能獲得門票,但是多半是靜態的,孩子放長假不就應該用力奔跑嗎?展覽隨時都能看,是每個尋常日子裡的週末都能達成的事,何須綁架孩子們的長假來完成?
3.有些父母沒有開車(我就是),所以去外縣市的機會比較少,靠著大眾運輸工具在短短的寒假裡,加上人擠人、買不到車票、訂不到飯店等因素,能去個一、兩個地方已經很拼命了。

還有一些理想性過於崇高的寒暑假作業內容,如「每天一篇日記」或「每天做家事並紀錄項目和時間」…等,只會養成孩子敷衍與瞎掰的習慣,到了開學前一晚拼命趕完數十篇胡謅日記就是老木一而再三的兒時經驗,另外說到每天作家事這件事也還真是夢幻過了頭,我家孩子已經算是少數很能做家事的孩子了,但畢竟孩子就是孩子,怎麼可能像個家庭主婦般天天主動負起責任呢!而如果孩子不主動,爸媽卻又為了應付學校的要求而動怒,做家事當場就成了親子之間槍林彈雨的拉鋸戰。

小朋友要在快樂的情緒裡逐步養成主動分擔家務的好習慣,靠逼迫,只會讓他們討厭而已,況且做家事這種事是平日裡就該進行的訓練,光是在寒暑假裡把分擔家務當成一項功課、打上成績,實際上能達到多好的果效?我實在質疑。所以那張密密麻麻的「每日家事表」,有幾分真?幾分假?大概也只有當事人心裡有數了。

我們的社會實在太吝於讓孩子玩耍了,想想台灣的小朋友在幼稚園階段裡是沒有寒暑假可言的,因為社會普遍是雙薪家庭結構的因素,爸媽都得上班,孩子自然被迫上寒暑期課程,而上了國中之後沒有寒暑假就更無需解釋了。
比起西方國家,台灣孩子享受暑假的期限只有短短5年,從大班升小ㄧ到小五升小六那年便結束了。

再一想現在的小朋友日子實在過得辛苦,苦起來,比上班族更苦得有過之而無不及,上班族下班之後就是下班了,但是小朋友們每早6點起床,上了一天的學之後有些要到安親班、有些要去補英文、數學、作文、心算,還有些要上鋼琴課、小提琴課….,到了家之後還得寫功課,狠一點的父母還會要求寫評量,玩耍對他們來說,從來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想望。

人生還有一輩子要忙,何苦剝奪孩子這短短5年應得的假期呢,好好讓他們玩並鼓勵他們追夢吧!追求那些平常無法實現的夢!

迷路和爆走dd有很多夢要實現,他們想拼好平時沒時間完成的25000片樂高;他們想組裝鋼彈模型;他們打算學會10種甜點、30道大菜;他們想趁著假期瘋狂溜滑板;他們想去台中看恐龍;他們想在露臺上完成一道蔬菜植生牆;他們想露營;他們想狠狠地睡到自然醒;他們有好多的書想看,他們想玩,他們想發呆….。

把假期還給孩子,給孩子追夢的機會,圓一些平常沒機會實現的夢想,讓他們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最好的方法絕對不是掌控,而是放手,把時間還給孩子,所有的事都得靠練習而來,小朋友得練習著獨立自主,大人則要練習著放下控制欲,當然,平常就要大方地給予孩子作夢的空間,鼓勵他們找到興趣,一到了假期,打開籠子,放他們飛翔吧!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