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他不懶,只是力量不太夠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 | 2014-05-20
親子話題

上課上了一半,老師往全班同學看了一看,看到好幾個同學彎腰駝背坐著,老師提醒後繼續上課,卻見小賴瑞不僅彎腰駝背,更變本加厲地用手肘撐住下巴頂住桌面聽講,沒多久又見他整個人趴在桌子上,只差沒把眼睛閉上了!老師請小賴瑞站起來聽講,試圖讓他能夠打起精神,但是只見他依舊彎腰駝背,老師心中產生疑問,為什麼小賴瑞那麼懶惰?連英文課老師都開玩笑地說,小賴瑞(Larry)該改名叫小懶惰(Lazy)了!

上課坐姿不正是學生的通病,但幾次接待國外教育學者來台灣參觀時,他們總是對於台灣學生「正襟危坐」感到驚訝,因為他們的觀念認為,如果上課時孩子慵懶地坐著,或是翹起二郎腿抖著腳,這樣的坐姿可以讓孩子學習效率提升,那麼為什麼要禁止孩子呢?然而,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古早學生在私塾上課就該打直身體,目不轉睛看著老師,加上「尊師重道」的觀念,如果沒有坐正就是對老師不敬,因此我們就理所當然地認為上課就該坐正,不可以東倒西歪。「該不該允許孩子坐沒坐像」不在本文的討論內容,我們要討論的是,找出孩子坐不正的生理問題,並改善不正確的坐姿。

觀察幼兒園大班及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約有30-40%的孩子在剛開始上課時可以坐好,但是接下來開始彎腰駝背,然後手肘撐住下巴,最後趴在桌上。經過檢查,這些孩子並不能稱為「懶惰」,因為要他們幫老師收作業、發勞作材料,他們可是比誰都搶第一,但是唯有上起課來就像似個洩了氣的氣球,軟趴趴地癱在桌上,有專家說這是因為缺乏學習動機,也就是課程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如果真是這樣,那就要麻煩老師在課程的設計上多花腦筋了!但是我們相信,對於「上課」這件事情,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沒有興趣的,但是為什麼其他孩子可以坐得好,而我的孩子就像隻蟲扭來扭去呢?從感覺統合的角度來看,這些孩子的「肌肉張力」是低落的!

所謂的「肌肉張力」指的是肌肉的彈性,想像我們的肌肉是一條條的橡皮筋,兩端掛在關節上,有足夠張力的肌肉就像彈性正常的橡皮筋,可以幫助關節穩定角度,也就是讓我們有足夠的力量維持坐姿,如果肌肉像是鬆垮垮的橡皮筋,不僅缺乏彈性維持姿勢,就連要產生動作時,也必須先花力氣重新建立張力後才能產生動作,但是剩下的力量也不多了,所以耐力也就不夠!因此肌肉張力偏低的孩子,常見的問題除了坐姿不正外,最常見的就是寫字問題,包括字體不正、超出格子、用力過重,甚至寫沒幾個字就喊手痠,這都不是孩子不認真、不專心,而是肌肉張力需要加強訓練!那麼該如何提升孩子的肌肉張力呢?從感覺統合理論來看,正常肌肉張力的形成必須有足夠的本體覺與前庭覺刺激,前庭覺訊息來自於速度,也就是孩子在奔跑、跳躍中獲得,而本體覺訊息則是來自於全身關節受到擠壓所得到的,像是爬行、攀躍等動作,因此對於肌肉張力偏低的孩子,平時可以進行下面的遊戲活動:
一、追趕彈力球:準備俱有彈性的小球以及安全空間,讓孩子自己將彈力球以任意方向丟往地面,然後追趕小球,將球接住。媽媽可以在旁邊維護孩子的安全,並且協助計時,看看孩子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接住小球。在這個遊戲中可以提供大量的奔跑機會,讓孩子得到足夠的前庭覺刺激,因此建議選擇體育用場地較為合適。而球的跳躍是忽高忽低的,孩子的身體姿勢也會隨著高低上下,因此腿部關節得到本體覺訊息的機會也大增。

二、撐手移珠:準備高度30至40公分的矮凳、兩個小盒子及15到20顆彈珠。請孩子先趴在地上,接著把腳勾在矮凳上,雙手撐起身體,媽媽將彈珠裝入一個盒子中,將兩個盒子各別放在雙手前方,請孩子利用一手將彈珠一次一顆拿到另一個盒子,拿完後休息一下,再用另一手把彈珠移回來。活動中雙腳抬高,會使得全身重量移往上半身,因此雙手將會獲得更大的本體覺刺激,而撐起身體也同時訓練了腰腹部肌肉力量,有助於坐立時的穩定度。移動彈珠不只可以提升孩子的手眼協調性及活動專注力,而只靠一隻手支撐身體,則可以幫助手臂更有力量,。

三、螃蟹上樓梯:平時上下樓梯有助於雙腳肌肉力量的提升及本體覺的獲得,因此臨床上常建議讓孩子多走樓梯,但是上下樓梯本身對兒童而言常因為缺乏樂趣,所以孩子寧可等待電梯而不願走樓梯,因此我們建議上樓梯時可以像是螃蟹一般橫向兩腳一階的方式上樓梯(下樓梯因為重心移動方向關係可能造成摔落,因此必須扶著手把進行較為安全),讓走樓梯有不一樣的方式,孩子會因為感到新鮮而願意嘗試,因此可以讓孩子走上一層樓後再搭電梯,將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肌肉張力的改善。

四、仰臥起坐:從感覺統合活動來改善孩子的肌肉張力固然有效,但是需要一段時間,為了要提高訓練效率,必須加入肌肉力量的直接訓練,而對於孩子坐姿改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仰臥起坐。練習時,請孩子躺在地上,雙手放在腹部,身體用力抬起約30 到45度停住,讓孩子雙手感受自己腹部的用力,保持姿勢10秒後再緩慢躺下休息。上半身抬起停住的動作可以加強身體穩定度的維持,建議在睡前進行3次後入睡,這將可以讓運動後的肌肉得到充分休息,也有助於體力旺盛的孩子消耗多餘體力順利入睡。
肌肉張力偏低的孩子,平時表現出來就是一付「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的樣子,很容易被人認為是懶惰的表現,因此需要老師及家長的仔細觀察,避免錯誤判斷反而誤會孩子,甚至進行錯誤訓練,反而耽誤孩子的成長與學習。

Q&A
Q1:我們家小希從小就很喜歡坐在地板上,而且會坐那種雙腳向後打開的「鴨子坐」,本來覺得很可愛,但是後來有人說那是因為肌肉張力不夠,而且長期坐下來會有傷害,我該怎麼辦?
A1:「鴨子坐」在臨床上稱為「w sitting」,也就是坐在地板上雙腳呈現像是W的形狀,這樣的坐姿持續過久對於髖關節及腳踝關節會有不當影響,但並非完全不能這麼坐,因此建議當看到孩子呈現這樣坐姿時,可以以提醒的方式,並且當孩子坐姿正確時給予讚賞,當然,要完全避免鴨子坐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坐椅子。

Q2:班上的Apple上課的時候總喜歡向後靠著椅背,甚至會往後坐兩腳椅,提醒他雖然會改善,但是維持不到幾分鐘又出現,該如何改善這樣的行為?
A2:肌肉張力偏低的孩子只要有靠背就一定會依靠,因此建議給孩子一張沒有靠背的椅子,孩子將會為了維持不會摔倒的坐姿而開始挺起胸膛坐好,坐兩腳椅的狀況也將會消失。

Q3:小維是肌肉張力偏低的孩子,上課常會彎腰駝背,但是還算講得通,可是每天中午的營養午餐是個大難題,媽媽說他是個「吃軟不吃硬」的孩子,只吃蒸蛋、豆腐等軟軟的食物,遇到芹菜、肉塊就完全不碰,要求他吃一口還會發脾氣,這是什麼問題?該如何讓他多吃東西?
A3:口腔肌肉張力偏低的孩子對於較硬的食物也會排斥,因為這些咀嚼的食物容易讓口腔感到疲累,因此孩子會避免取食這些食物。站在營養攝取的角度,建議食物的烹調需要注意,像是避免將肉煮得太老,蔬菜也必須將纖維切短。但若站在訓練肌肉張力的角度,則可以平時適當地讓孩子咀嚼口香糖、小熊軟糖等食品,對孩子的口腔力量也是有幫助的!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