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不會游泳的魚》孩子的有恃無恐

商周出版 | 2015-09-13
創意教養

孩子的有恃無恐

還記得有一天下午,一位口齒清晰的母親打電話到學校來,說她的孩子四年級了,想轉學。我問孩子原來就讀哪個學校?轉學的原因是什麼?母親說他有些暴力的問題,又強調說確實是有些小問題。我對母親說:「連媽媽都覺得有問題了,那肯定不是個小問題。」於是,約了面談時間,並且特別強調要全家一起來面談。

一家三口準時到了學校,父親和母親中間坐著個頭不小的男孩,一臉怒氣地看著我。面談開始前,我總喜歡觀察一家人的互動,在就定位前是如何分配座位?是誰發號施令?眼神的交流和短短的幾句話。


圖片來源:Gerry Thomasen @flickr, CC BY 2.0

我重新提問轉學的原因,母親首先說話。她說:「孩子在公立學校時,因為常被同學欺負,他為了捍衛自己,所以變成了喜歡以老大自居,會先動手欺負同學。老師不想處理,所以想盡辦法要他們轉學。想來想去,只能轉進台灣最自由的學校,但住校一個星期後,校長竟然請我們帶孩子去看精神科。我在無處求援之下,查遍台灣的學校,才發現諾瓦離我們不遠,所以打電話來問問看。」

我聽著母親的敘述,看著男孩的表情變化,約莫知道個大概了。所以,我要求孩子離開談話現場。這時候,開始了一場誰是老大的戰爭。

男孩生氣的說:「我不要。」
我說:「如果你不離開,那我和父母到別處去談,你一個人待在這兒。」
男孩說:「我不准。」
我加強口氣說:「沒有你准不准的問題,二選一。」

這時候,父母都急了,開始想盡辦法勸說孩子離開,我看著這一家人的互動模式發現,這男孩在家裡的地位是老大,父母只能柔性勸導,就等著看男孩會不會點頭答應。男孩的態度趾高氣昂,完全不理會父母的好言相勸。

這時候,我開口對男孩說:「請你離開我的地方。」
男孩依舊回答說:「我不要。」
我的態度開始強硬了起來。我說:「好,你選擇不要。」話說完,我便起身請父母跟我一起離開。

通常這時候,學齡前的孩子大多以胡鬧的方式阻止父母離開,我想見見這十歲的男孩會有什麼反應?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男孩竟然也開始胡鬧,當父親溫柔地制止時,男孩用手指用力地戳向父親的臉頰。我靜靜地看著男孩的胡鬧,也觀察著父親的反應。父親竟然毫無慍色且輕聲細語的說:「爸爸已經說過了,不要這樣弄爸爸,這樣會被蘇校長笑。」聽到父親與兒子的對話,我真是訝異極了,這個家庭的教養方式大有問題,難怪孩子一副唯我獨尊的態度。

我問父親說:「孩子用手戳你的臉,你不生氣嗎?為什麼沒有表現出生氣的樣子呢?」
看來,這場戰爭必須由我來處理善後了。
我命令著男孩說:「出去!現在就出去!」
男孩反抗著說:「為什麼你說要我出去,我就要出去?」
我說:「你還搞不清楚,這是我的地盤,我是老大,我說了算!」
男孩說:「有什麼了不起?」
我說:「沒什麼了不起,你就是現在立刻出去。」我用銳利的眼神傳遞著你非出去不可的訊息。
男孩接收到我凶神惡煞的眼神了。他站起來說:「出去就出去,有什麼了不起?」然後離開了會談現場。
正當我要開始繼續話題時,我看見男孩站在窗口惡狠狠地瞪著我。
我抬起頭,提高聲調說:「走開,我不想看到你。」同時,也目不轉睛惡狠狠地直視著男孩。
男孩不情願地轉過頭去,還不忘翻了白眼。
這一場動物訊息大戰,我勝利了。從此,我是老大。他知道必須服從我的命令。


圖片來源:Tim Pierce @flickr, CC BY 2.0

很多時候,動物性較強的孩子會挑戰一些權威的事情。穿插個小故事,有一個五歲的小男孩,他準備來拿餅乾吃,我問他洗手了嗎?他回說洗了。但我很確定他剛放下足球就跑過來的。我說:「你沒有洗手,快去洗。」男孩說:「為什麼要洗手?」我說:「你知道為什麼要洗手,所以我不告訴你。」男孩停了一會兒,接著說:「為什麼你說要洗手就要洗手?你以為你是老大啊?」我假裝驚訝地說:「哇!你不知道我是老大喔?我說不准你吃餅乾,你就沒有餅乾吃;而且我說你不能玩我的球,你就沒有球可以玩。」男孩想了想,就轉身去洗手了。回頭來拿餅乾時,又是一副乖巧的樣貌,因為他確定了誰是「領袖」,是動物群體中的領導者。

面談完畢後,我發現這家庭的模式從開始的錯誤一直累積至孩子十歲。父母的婚姻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狀態,當有了孩子後,兩人為了避免面對彼此的問題,轉而將重心和眼光全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打從出生一直跟父母睡在一起,直到三個人擠不下那張標準的雙人床,竟然出局的是爸爸。母親繼續跟身高近一百六十公分的男孩睡在一起。除了父母極盡寵溺之外,家裡還有一個呵護備至的奶奶,更是讓孩子有如登上皇帝般的寶座,難怪在外也想要稱霸武林。誰不聽他的話,他就以拳頭相向,甚至對老師也不例外。

父母和奶奶搶著幫男孩做盡所有事情,男孩只需要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更讓人覺得離譜的是,三個大人除了任勞任怨以外,還不斷地想盡方法討好他。孩子不寫作業也由著他,完全的放任。不想上學,父母就會幫他請假,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只有看孩子的意願行事。

雖然教養的方式令人咋舌,但父母的理智依然清楚地知道,他們的孩子行為偏差得嚴重。當時,我不能確定的是:他們是真心希望扭轉這越來越偏離正軌的教養結果,或只是想找個容得下孩子的學校。

我對父母說:「經過剛才的老大之爭,等一下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就會說他不要轉來這個學校。如果你們希望孩子能夠轉變,回歸到你們期望的樣貌,那麼,請堅持父母的立場。我確定能將孩子教好。」

許多事情不能解決,是因為沒有看清楚問題的根源所在。孩子教不好,盲點也都在父母的心中。這一對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理智的,但聽他們娓娓道來的時候,就可以發現在對待孩子時,兩人絲毫沒有理智可言。就像開場時母親所說的,孩子是因為捍衛自己而打人,卻沒發現自己的孩子身材高頭大馬以及霸道的眼神口氣,應該不至於淪為被欺負的對象,還幫著孩子找合理的解釋。於是,孩子犯了任何錯都不必擔心,因為父母總能替他合理化。

離開之後,母親發現我所交待的事情真的發生了,於是在半信半疑的情況下送孩子來上學,而男孩經過了一場領袖戰爭後,一直到畢業,從來未曾動手打過同學。不過,在唯我獨尊的習慣下,還是小錯不斷,例如不肯讓座、袖手旁觀等。

一個家庭的習慣模式確實難改,總在不經意時又會掉回原來的模式裡。班級導師接手這個孩子後,經常與父母晤談孩子的狀況,傳遞著正確的教養方式。只是,兩年的觀護期,能不能改變行之多年的家庭模式呢?

透過老師持續的關心,知道男孩在離開小學後,國中許多的制式規定和強調課業的模式,讓他經歷了一段自我放棄的時間。所幸他遇見了一個能理解他的班導師,在國小與國中的兩位導師和母親的共同協助及開導之下,他回到學校重拾課本,發憤圖強的想當上一流的廚師。現在,在家裡常常料理許多名菜,嘗試各種食材。幾個月前見到他,已經是個彬彬有禮的靦腆少年了。


自由的國度裡有一條隱形的線,叫做尊重。

◎看好文‧拿好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到活動頁按讚留言,就有機會獲得《不會游泳的魚:慢學成功教育家教你如何讓孩子的天賦自由》一本喔 >>參加贈書活動
活動期間:2015/9/4-2015/9/18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不會游泳的魚:慢學成功教育家教你如何讓孩子的天賦自由
出版社:商周出版
作者:蘇偉馨(諾瓦小學暨幼兒園創辦人、董事長)

母親張開雙臂,擋住時間的流逝、擋住了所有的眼光,
容忍我用最慢的速度探索這個世界,
容忍我總是做著一般母親會抓狂的事情。
於是,我從一個總被老師罵笨的孩子,成了一個教育者。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