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會覺得孩子霸道無理,多半源自於雙方的溝通並沒有達成共識。當孩子和別人相處時呈現強勢的溝通或不能接受別人講道理時,就會被認為比較霸道或自私;但從另一方面思考,孩子是因為感覺自己是對的,所以才會堅持立場而不願妥協。
在兒童心智發展的過程中,孩子會先發展「自我」的概念,然後才慢慢才有「利他」的概念。隨著孩子長大必須教導孩子同理心,而同時更要教孩子學會如何與其他人相處。
發現孩子出現情緒失控而霸道無理的狀況,不必急於採取強烈的處罰管教方式,因為幼小的孩子大腦理性思考能力尚未發展成熟,即使孩子知道什麼行為是不對的,他們依然無法精準的控制住衝動行為。保護自己是人類生存的本能,年齡小的孩子沒有傷害別人的惡意,讓大人感覺不當的行為舉動通常和保護性的反射動作更有關係。
當孩子感受到不安時,通常會有神經反射性防禦性的推拉動作,有時是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玩具而把別人推開或大叫,「這是我的!」、「不要…」等等,如果孩子動作太大又施力不當,便會讓人感覺孩子粗魯而霸道。
通常遇到大人或小孩情緒高漲時可採取「冷卻法」,雙方暫時離開發生衝突的地方,先冷靜之後再進行協調。如果在雙方失去理智時,即使是最簡單的溝通都可能引發更多的爭吵。
遊戲讓孩子培養控制力
孩子外在行為因為大腦總指揮(前額葉)發育尚未成熟,抑制衝動的控制能力會比較弱,爸媽因為不懂孩子為何容易衝動,才會錯怪他們霸道、無理取鬧。事實上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受歡迎,所以可以讓孩子透過玩「家家酒」等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培養同理心。大約三歲左右的孩子便可參與具有簡單規則的遊戲,讓孩子學習等待、輪流和遵守指令等等。
總之,孩子的言行是透過模仿而學來的,教導孩子適當表達情緒,增加孩子和同齡小朋友相處的機會,都可以讓孩子有更多學習的機會。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 |
新手爸媽先懂孩子再懂教:掌握90個教養關鍵,輕鬆教出自律、貼心、負責、主動學習的小孩 孩子的未來,從家庭教育開始。 |
◎延伸閱讀:關於孩子的情緒處理...
*《教出情緒不爆走的孩子》不要!不要!不要!─ 面對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請注意,孩子正在複製你的言行舉止!
*沒有處罰的教養~「隔離法」
*《教出情緒不爆走的孩子》媽媽,他打我!面對孩子被欺負
*更多孩子情緒處理的創意教養
Photo Source: United Way of Broome County、pixgood.com - good pix gall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