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緣第一名?
我必須承認,跟小孩溝通穿衣服這件事情的時候,在一開始進行時,有時必須要強勢一點。光是柔性的溝通,在孩子還沒有很明確的判斷力時,撞牆期會很長,怎麼說都沒有用。小朋友的心思是很單純的,他就是喜歡這個東西的時候,就會很直接的表達喜歡,不像我們大人會考慮很多因素,像是某場合是否適合某種打扮。這個時候,就是需要爸媽來協助提點孩子了。一開始討論時也許很難,但孩子穿了好看的衣服出去之後,當他受到讚美,就會對你產生信心,有了好的開始,之後的溝通就會越來越順利,因為他相信你的建議了。
我女兒自己第一次穿搭時,她還不太會講話,我在手上拿著兩套衣服帶她來到鏡子前面比畫,讓她看看第一套衣服穿起來是這樣,第二套衣服穿起來是那樣,問她想要哪一件?讓她自己選。後來長大之後,慢慢地她自己會去開衣櫥,選擇她自己要穿的衣服,等到她配出來之後,我就試著提供一些意見。如果配得很OK,我就會鼓勵她:「妳這樣穿很好看呢!」如果搭配得不是那麼恰當,我就會建議她,如果這件衣服配另一件呢?有可能會比較好喔,她也慢慢地學著和我討論,接受我的想法。
我覺得孩子在四歲之前的那段時間很重要,那時孩子還很願意學,還會聽媽媽的話,上學之後就很難控制了,難免會被同儕影響。尤其我幫孩子挑的衣服,真的不是一般幼稚園小朋友會認同的東西,他們就是喜歡卡通和公主。這兩年的小女孩就是要「冰雪奇緣」,穿Elsa 去上學,在學校就會獲得很多認同感,不管時尚的塗鴉多麼有趣。幸好後來女兒同學的媽媽會來店裡買衣服,我才比較有些信心。
Frozen 的影響力太強大,當女兒不只一次向我提出也想要穿冰雪奇緣的衣服時,我也感受到她帶從學校帶回來的同儕壓力了!我花了一些時間解釋為什麼不買那些衣服,並承諾下一次親手做Elsa衣服給她,她才漸漸接受沒有Elsa 衣服這件事。 有了一些媽媽對我的認同,讓我可以放心和女兒繼續討論每天上學的穿搭, 我也發現,和女兒一起討論穿什麼衣服去上學,然後得知衣著在學校衍生的相關回應,是件有趣又能夠拉近親子距離的事。
但是,讓小朋友自己學習選擇衣服的過程中,就算小朋友穿得很好笑,甚至很醜,你也不能當面打擊,反而要像給朋友意見一樣分析給他聽。當然小朋友有時候會很堅持,一定要穿他自己精選的衣服,不過我比較幸運,我女兒大部分只會堅持她要某件單品(例如:這件裙子,或那件上衣⋯⋯),我只需就她堅持的部分提供搭配建議。好險福福還算好溝通,慢慢開導她還滿能接受的。 有些媽媽會跟我說,怎麼辦!我選的衣服孩子就是不肯穿。我不知道是小朋友真的比較有主見很堅持,還是媽媽沒有花時間和孩子慢慢溝通?因為每個小朋友的個性不一樣,我比較難說出一個方式是所有家長都適用的,但有一個通則是,若家長願意仔細觀察自己孩子的個性,你就會找到討論的切入點。以我女兒來說,討論穿搭時,比較困難的地方是褲子,因為她真的比較不愛穿褲子,可是在幼稚園穿褲子還是比較方便,有時我就會用激將法或欲擒故縱法。
所謂激將法是,也許我會問她,「上次在巴黎那個姊姊(某設計師的女兒,我工作時這姐姐有陪她玩)穿得好不好看?」她會想起來,那個打扮滿好看的,我就接著說,「可惜妳不願意穿褲子,不然應該比她好看⋯⋯」欲擒故縱法,就更簡單了,小朋友都喜歡媽媽的打扮,比如福福之前不願意穿一條哈倫褲,但我覺得她穿超好看的!所以我就自己穿上同款哈倫褲,然後說,「啊!原來這條褲子這麼舒服喔,跑來跑去好方便。可惜,這是媽媽要和弟弟一起穿的,妳不能穿喔!」過幾天她就會去把她的哈倫褲翻出來,跟我說她要穿這條褲子。
有些媽媽不喜歡素色的衣服,以為小朋友就是要穿卡通圖案,其實小孩子小的時候根本不是那麼清楚卡通代表的是什麼,上學之後則是比較容易被同儕影響。儘管如此,家長還是要有限度的給,不能衣服上面有那個圖案,孩子要,就買,然後孩子每天穿的衣服都有那個卡通,這樣要培養小朋友溝通穿搭能力就很難。何況,很多印刷卡通的產品材質惡劣,過多的圖案燙印跟染料對小朋友來說,都是多餘的化學物質,尤其是沒有拿到原廠授權的商品更在無形中教育了孩子不對的觀念。
為了女兒同學們的需求,為了「冰雪奇緣」,我也開始試著調整店裡的商品,採購了好看的粉紅色商品,特別是瑞典有個品牌,衣服以素色為主、上面有一點點很有童趣的流蘇,不是那種公主式很夢幻的造型。我女兒穿到學校去之後,她發現同學都很喜歡她衣服上的流蘇,有的流蘇在胸前,有的在下擺,一點點,小女孩轉起圈來會有線條,小朋友都很喜歡玩她身上的流蘇,她就很高興。也有媽媽因此來店裡指名買帶有流蘇的衣服,讓我又再一次信心大增,克服了冰雪奇緣的打擊。啊,媽媽也是很多童裝上的難關要克服與學習的呀!
運動鞋真百搭? 如果你走在街上觀察小朋友的穿著,常常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很多媽媽都很用心幫小孩打扮,小朋友都穿得很酷、很有型,但目光往下看到雙腳時,就會覺得哪裡怪怪的,原來問題就出在:「運動鞋!!!」小朋友穿運動鞋很方便,但真的不是所有的衣著都適合搭配,媽咪們千萬不要偷懶,想用運動鞋走天下呀。
如果小朋友在衣服上搭配得很一致,卻配上一雙不協調的彩色運動鞋,真是太可惜了。建議選購運動鞋前先檢試衣櫥的色系,買一、兩雙好搭配的素面款。像今年流行的慢跑鞋,就能輕易營造出時尚感;想想我們大人幫自己配衣服的時候,鞋子也是很重要的配件之一,幫小孩搭配時絕對也不要馬虎!過去台灣沒有什麼童鞋選擇,樣式也不夠創新,市面上充斥著吸引人但是品質堪慮的商品,加上父母總是認為鞋子很快就不能穿而且易髒⋯⋯等因素,常陷入「看到便宜好看就買,但穿一、兩次就覺得膩了或不好穿」的無止盡買鞋輪迴!我養第一胎時也會有這種盲點,不知道什麼鞋對小寶寶才是好?不懂那些很貴的鞋子誰會買給小孩穿?後來有次和住在比利時的媽媽聊天才了解,歐洲人非常注重鞋子,因為事關小孩足部發育,因此買鞋的習慣和我們大不同!他們認為兩、三雙很好的鞋輪替著穿就夠了,所以願意幫小孩採買合腳舒適、但搭配性強及單價較高的真皮鞋。這樣重質不重量的觀念也漸漸影響了我。
幸運的是這幾年市場已經出現了變化,除了童鞋品牌更豐富之外,許多精品也開始發展童鞋系列,兼顧流行與功能的產品越來越多,不管是娃娃鞋、瑪麗珍鞋、雨鞋,甚至是漂亮的涼鞋⋯⋯爸爸媽媽們,如果希望把小孩打扮得很時尚,千萬不要輕忽鞋子也是亮點! 有一種鞋子,是我個人比較不建議的,就是那種踩下去會響的鞋子。也許為孩子帶來樂趣,爸爸媽媽會聽見孩子人在哪裡也比 較安全,但對別人來說就有點吵了。儘管我不會幫孩子買,不過顯然小朋友非常喜歡這種踩下去又會亮又會響的鞋子,我們家 福福就超級著迷。小時候她在路上看到別的小朋友「嘰嘎嘰嘎」跑過去,都會投以無比羨慕的眼光,久久收不回,還會抓著我說︰「馬麻,妳看,那個好好喔⋯⋯」我就得立刻擺出很酷的表情︰「可是我覺得那個有點吵,吵到別人就不好囉。」然後立刻把她帶離現場。
千萬不要輕忽小朋友的鞋子挑選,一雙尺寸正確的好鞋,不但會為孩子的整體造型加分,更能保護孩子的雙腳。從我們家小朋友 的學步鞋開始,我就很注重美感功能兼具。而且跟挑選衣服的重點一樣,我不建議買大一點的尺寸,只是為了這雙鞋孩子可以 穿久一點。小孩子的活動力很旺盛,如果鞋子太大,他很容易就因為鞋子掉了而摔倒,或是爸媽抱回家時發現掉了一隻,更有可 能讓小朋友還在發育的足部出現問題,往往最後都是收起來放到時間對了才能穿。
幫小孩買鞋子時有一些重點要注意,因為這時期他們容易把喜不喜歡和舒不舒服畫上等號,我提供我個人的經驗,爸媽陪小孩試 鞋時可以參考: . 跟大人買鞋一樣,幫小孩買鞋也最好挑傍晚腳比較漲的時間。記得穿上適合這雙鞋的襪子試穿,可避免日後因為襪子厚度不 同造成不適。例如,娃娃鞋搭配的是較薄的褲襪;雨鞋可能需要配厚一點點的棉襪,行走起來比較不吃力。
. 兩腳穿好,一定要讓小孩站起來,請他將腳掌往前移一點,此時後腳跟和鞋子間可放入一根手指頭的空間為佳。行走時注意 腳趾會不會磨擦到前端。
. 小朋友通常沒耐性試鞋子,所以一定要挑選有經驗、有耐性,跟小朋友互動的店家,買起來鞋才不會像打仗一樣。
. 不管這雙鞋子多美、多喜歡,千萬記得不要「削足適履」。小朋友的腳還在發育,萬萬不可。而且穿出門如果有問題,痛苦 的是你。
. 無法試穿的狀況下,我會在家請孩子雙眼直視前方,站在一張白紙上,圈出他的腳丫後測量最長距離,以便知道他現在的腳 長;或是把腳丫剪下來帶著,在購買時方便塞入鞋子比畫挑選,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 觀察小朋友已經穿舊的鞋,看他磨損的地方,也可作為下次買鞋的參考。久而久之,你會對買鞋這件事越來越上手。
時尚教我和孩子的事
出國時是培養獨立自主與判斷力的好時機。很多父母會覺得帶孩子出國好累,自己行李整理完還要幫孩子收,建議試著放手讓孩 子自己做,他們會很有成就感。當然孩子整理完,媽媽還是要再檢查一遍,但這時已經輕鬆多了,我會看她準備要帶的衣服,跟 她研究每天要怎麼搭配,還可以跟她討論,當地的氣候是怎樣,只跟孩子說冷熱晴雨,很難想像,他們的確還沒有能力去思考季 節變換該怎麼穿搭,但藉由衣服的式樣與材質,孩子較能夠理解,冷可能是多冷,熱是多熱。
或許就是因為我很懶,福福對這些事情特別仔細,我也樂得輕鬆多。媽媽們,不要太勤奮,試著放手當顧問就好,妳會發現 小朋友照顧自己的能力,遠比我們心中預期的超出許多!
挑選衣服時,因為長久工作訓練的關係,我會先注重單品的設計,而刻意避免被品牌的形象照影響,挑完一輪之後才開始安排整 體主視覺,但福福反而會先去研究形象照,也會提醒我她看到了什麼東西,主動去把她看到的衣服拿來給我選,我常常會很訝 異,因為那可能是我完全沒有想到她會喜歡的搭配,也可能是我獨自採購時絕對不會挑選的單品。
爸媽們如果遇到孩子自己拿衣服過來,說這件很好看時,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的作法是放下主觀,請福福去試穿給我看,也因此常常得到意外的驚喜,所以帶女兒去看展,其實帶給我的工作很大的加分效果,我學到從小朋友的眼光去看童裝,雖然她常常在時隔半年收到貨之後會改變心意,但當場帶給我的創意衝擊,讓我非常珍惜,她也很喜歡這種意見被尊重的感覺。
為小孩挑選衣服的時候,千萬別忽略他們的意見呀,他們的眼光,常常會令我們這些思路被訓練得過分僵化的大人,得到全新 養分。
我也見過很多真的很漂亮的孩子,五官精緻,很小就展現出氣質,但卻被過度打扮淹沒的狀況,反而看不到孩子可愛的臉蛋, 一眼就只注意到他們身上的衣服,過與不及都是我建議爸媽們要避免的穿衣方式,小孩子都很可愛,只需要穿出他們的個性與 氣質即可,有時候一件簡簡單單的白洋裝或白T-Shirt,就會超有時尚感。
當然許多家長擔心白色衣服很容易髒,我卻有反向的思考,穿白色衣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教育。當孩子穿了白色衣服,我就會 特別叮嚀︰「要小心一點不要弄髒喔!」孩子吃飯或做一些動作時就會比較謹慎,會注重自己身上的清潔程度,他們也不喜歡把 衣服弄髒。就算真的髒了,也沒什麼關係呀!他們是小孩,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都難免會弄髒,很正常。說到底,要教孩子穿出時 尚感,爸媽的心態與習慣很重要,我就是那種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透過簡單的穿搭,穿出自己最純淨的樣子,願意每天一回家馬 上洗衣服的媽媽,而且樂此不疲。當然會大量運動或流汗的戶外活動例外,不用給自己找麻煩。
福福現在對自己有多少衣服還滿注意的,會告訴我學校裡還有幾件衣服褲子,需要再補哪些。很多媽媽們會幫孩子包好一整袋 備用衣物,讓孩子直接帶去學校,但對裡面有哪些衣服褲子,小朋友可能根本搞不清楚。
我的作法是讓福福自己做這個工作,讓她知道自己有多少衣服,哪些適合放在學校備用,她挑好之後我再幫她看一遍,母女也可以順便討論,學校有什麼課程活動,適合穿怎樣的衣服,為什麼她會選這些衣服?畢竟我無法跟進教室陪她上課,有些狀況可以藉這個機會了解。比方說,袖子太寬太長的衣服,遇到有美術課的時候,就會不太方便,福福會注意到這些小細節,給我很多有用的資訊。
其實孩子對服裝的態度是受父母影響的,他們對自己身上的打扮在不在意,懂不懂得將服裝運用在不同的場合⋯⋯等,都是可以 訓練的。
我不怕給小孩穿白衣服也是一樣的道理。他們如果照鏡子時,覺得自己今天穿得很好看,被讚美很帥或很漂亮,就不想把衣服弄 髒,我只要偶爾叮嚀一下就好,小朋友自己會很注意。千萬不要怕幫孩子打扮,如果每天只是套上衣服就出門,他們對服裝的敏 銳度就會喪失,也不會在意自己的形象,一定要不時有些變化與刺激,讓孩子對自己穿什麼衣服產生重視,尊重自己的衣著。
有些媽媽會跟我說,她的孩子只穿上面有公主/車子的衣服,其他東西都不肯穿,於是媽媽莫可奈何或是溺愛般地不斷採買有這 些元素的衣服。其實孩子的喜好,跟好看不好看無關,我觀察一陣子就發現癥結何在︰因為父母一昧地滿足他們的喜好,久而久 之孩子少了嘗試不同的服裝與造型的機會而越是抗拒,孩子對這樣東西感到陌生時,就被解讀成他不喜歡。
家長不要怕麻煩,每天盡量跟孩子溝通去嘗試不同的搭配方式吧。試著用讚美與鼓勵,引導他們挑戰沒有穿過的衣服︰連身褲、牛仔褲、襯衫⋯⋯所有這些我們怕麻煩的衣服,其實穿上之後,小朋友都很快就會適應,找到能夠駕馭的方式,而且造型也會多變好看起來,最主要的是,透過不同的穿搭,讓孩子認識不一樣的自己。
建立小孩的自我穿衣風格
會來我店裡買衣服的家長通常都比較有主見,屬於比較清楚「我要怎麼打扮孩子」的父母,但是我觀察他們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他們買的衣服雷同性很高,這時我除了給家長一些不同的穿搭建議,也會問問他們的小孩子喜歡什麼。
我很驚訝的是,小朋友會喜歡我店裡的衣服,是因為與眾不同,有一些新意,他們發現自己穿的衣服跟別的小朋友不太一樣,會 產生一些好奇心,也喜歡這樣的裝扮。就像我為店裡進了一個設計師的系列衣服,它的特色是上面有流蘇,媽媽們一開始接受度 不高,因為都是黑灰色,但因為我女兒很喜歡,又是有機棉,穿起來很舒適又很方便清洗,價格合理很超值,我有信心小朋友會 愛,所以常常跟媽媽們大力推薦。
有一次一位媽媽半信半疑的買回去,因為據說她女兒非粉紅色不穿,結果她回來告訴我,她女兒愛得不得了,我覺得這是因為媽媽跟小女兒都沒有遇過這樣的衣服,也沒有一起討論過穿搭這件事,所以媽媽單方面以為孩子不會愛,也因為這個經驗,讓我有 信心推薦給其他媽媽。
如果衣服上有一些有趣的元素,小朋友通常都會很喜歡,尤其小女生喜歡一些可以造成話題的衣服,可以加深跟其他小朋友互動 的機會。所以,小孩的自我穿衣風格,其實可能早已形成,只是家長沒有發現而已。
有時候也會發生媽媽不喜歡某件衣服,但小朋友說很喜歡的狀況,這時候我建議家長們,就算你不喜歡,但還是可以讓孩子試穿看看,也許他穿上了出乎意料的很好看,你們可以藉此一起討論這件衣服好與不好在哪裡?增加彼此在穿搭這件事上的共同話題。
相較於我女兒跟其他小朋友之間的不同,或許是穿搭衣服這件事情帶給她很大的快樂,就像有的小孩喜歡玩具,有的小孩喜歡音 樂或繪畫,我女兒就很喜歡衣服。也許是從小被我這個媽影響吧,每天出門要穿什麼衣服,對她來說很重要。她不會隨便抓一件衣服套了就出門,而會依照自己的心情去挑選。
我們家的習慣是每天晚上討論,明天上學要穿什麼,我因為有試圖強迫她多穿褲裝的要求,所以常常建議她適合褲子的穿搭,但 往往會發現,前一天晚上搭配好的褲子,隔天她沒有穿,還是自己挑了裙子另外搭配,她給我的理由是,今天不想穿褲子。我的 女兒很注重自己每天早上起床的心情,適合穿什麼顏色。
我問過自己,小孩子也會有心情嗎?這是我從女兒身上學到的一課,所以我們也會討論,什麼心情是什麼顏色。今天的心情是這樣的話,適合什麼什麼呢?這是她獨特的美感,我學著去尊重。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強,我盡量讓自己跟孩子之間的對話是問與答,聽聽看他想要什麼。像是現在幼稚園的小女生都很迷公主,但是我不想刻意放大或鼓勵福福這方面的喜好。第一次過萬聖節時,我幫福福親手車了一套很美的黑色紗裙,把她打扮成美麗的巫婆,但她超不開心的,跟另外兩個小朋友拍照時,擺了一張好臭的臉。
第二年萬聖節時,我就去永樂市場找遍所有粉紅色的布,幫她做一套最美的粉紅色公主裝,讓她公主到極致,平常我不想讓她當公主,很怕養成她以為自己是公主的驕縱,所以我選擇一年中有一天,媽媽滿足你的公主夢,那天她超開心的,和身旁二位也 是粉紅色公主拍照時臉笑得超燦爛極了。到了第三年,這次我問她,「今年妳還要當公主嗎?」她卻回答我,「不要,我要當巫 婆。」她現在知道世界上不是只有公主,兩年的比較之後,她覺得巫婆很酷,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因為我已經把她的公主夢給 到極致了,夠了,她就開始丟出不一樣的需求,想要不一樣的東西。當孩子喜歡某一樣東西時,可以適度滿足,但不必刻意強化,他們的想法是會改變的,不是永遠只能接受某一樣東西。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