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為何不說?

2016-06-15
創意教養親子話題

要讓情緒保持彈性,遇到波動時仍可以不疾不徐地恢復平靜,簡單來說需要做到「覺察」與「流動」:知道情緒來了,並能辨識是什麼樣的情緒,接著利用簡單但熟悉的管理技巧 (例如: 深呼吸,正念打坐,生理反饋…等),讓自己不沉溺在情緒中,甚至趕緊轉移注意力,慢慢地情緒將回歸穩定。
這不容易,但基本上只要「願意」,大部分的人還是能學起來。

但為什麼寶寶心裡苦,卻不說呢? 為何知道情緒需要面對、處理,但有人就是不願意去做呢?

有時,可能是情緒太強、太急,即使得道高僧樞機主教,面對緊急事故也不一定能得心應手。或者,「情緒」二字從來不存在於某些人字典中,就算有,也可能被視為「邪惡字詞」,無須了解,更別說面對了。
還有另一種可能,即是情緒已成為關係中的致命武器,看似用來迎敵、甚至自我防衛,實則傷己。

把情緒當成武器的人,大概分為四類:

1. 寶寶不說型:

無論是非對錯、情緒強烈高低,就是把情緒困在自己裡面,期待對方負起「讓我心情好」的責任。因此身邊的人須小心翼翼,因為情緒一來總是雞飛狗跳…..等到寶寶願意把情緒放走時,對方卻早已精疲力竭….每日耗神費時地「解決」寶寶的情緒,早已無力經營正向的親密關係。

2. 你說的情緒不是我的情緒型:

通常會否認情緒的存在,例如:「沒有啊,我沒有生氣啊!」;進階者,會把自己的情緒投射到你身上—如果你說他生氣,他就會說你生氣;說他緊張,他就說你緊張…總之標準不沾鍋,無從著力。

3. 我真的好愛情緒 型:

他們真的很愛情緒,一說到情緒就要你趕緊坐下,侃侃而談,引經據典,不亦樂乎。用理性分析作為不願意面對的藉口,愈說,就愈沒有感覺,彼此也喪失了真心、真情面對的機會,卻又要裝得很懂彼此的樣子。

4. 寶寶拼命說 型:

以情緒作為金鐘罩鐵布衫,好似他們得了情緒上癮症,「對不起,我又生氣了!哀,你也知道的,我就是控制不住情緒。」有時,會讓人無法同理他們,畢竟,一而再再而三,若真是控制不住,是否該去尋求幫助呢?

以上的分類或許過於簡略,且實際上的確有人因為精神/心理等問題對於自己的情緒無能為力,不過給各位一個參考:自己是否多少符合敘述? 身邊的親友有無出現類似症頭? 當情緒已經變成一種自衛、甚至攻擊他人的武器時,其後座殺傷力非同小可。
如果是你,請好好三思;如果是你身邊的親友、甚至是枕邊人,請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專注在「覺察」與「流動」,並畫好界線。
畫好界線? 那又是下一個主題了。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