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手機遊戲成癮對孩子的大腦有害嗎? 那父母該怎麼辦呢?

2018-12-28
創意教養


▲手機示意圖。(圖/pixabay)

手機遊戲成癮對孩子的大腦有害嗎?
簡短的答案就是: "必須嚴格管制,避免孩子的大腦受到永久傷害!"

好,讓我們進入第一節: 什麼是【成癮】呢?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定義,成癮是一種腦部疾病,患者會反覆接觸那些 能帶來腦神經 獎勵迴路刺激的物質或者行為,就算明知會有不好的後果,還是會持續進行。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典型的成癮行為包括各種毒品和煙、酒,以及賭博等等。 

那,人為什麼會得到成癮這種疾病呢? 
答案是我們大腦裡的一條「獎勵迴路」,這條神經迴路是從中腦腹側蓋區,經過伏隔核到大腦前額葉皮質,當它活性增強的時候,就會增量分泌“多巴胺”而製造各種快感以及渴望。如果長時間、高強度、不斷重複地刺激這條神經迴路,就會讓我們對這個行為成癮,欲罷不能。
以毒品為例,海洛因會刺激獎勵迴路分泌更多多巴胺;古柯鹼,則是阻礙回收機制來增加多巴胺濃度;安非他命,會不斷地將神經細胞中的多巴胺擠出來;至於其他毒品包括 嗎啡、大麻,或尼古丁、酒精也都是利用類似的原理,用多巴胺挾持我們的大腦。[1]

接下來,什麼是【多巴胺】呢?
多巴胺是哺乳類動物大腦的重要設計,這種神經傳導物質可以調動我們的記憶力、專注度、成就動機、渴望、以及愉悅感等。具體來說多巴胺就是讓我們被激勵,並且渴望重複發生。
當大腦察覺到有利於生存與繁衍的跡象,例如飽餐一頓、獲得異性青睞、受到尊重,或者是抓到獵物,這些感知訊號就會刺激獎勵迴路就會分泌大量多巴胺,讓我們愉悅,同時增強大腦記憶功能,好好記住剛剛的因果關係,然後有強烈的動機希望多來幾次。
可以說,不只是每個人,包括每隻哺乳類動物,天生都是多巴胺成癮者,我們一輩子那些具有強烈動機的行為,都和多巴胺有關。

那,什麼是【手機遊戲成癮】呢?
手機遊戲成癮和網路遊戲成癮只是不同時代的同一個名詞,本質上是一致的,我們以下就簡稱手遊或網遊。
2018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在第11版的《國際疾病分類》中,正式把「網路遊戲成癮」(Internet Gaming Disorder)列為一種「精神障礙」,跟毒品、賭博並列,都是成癮的精神疾病。[2]

手遊成癮有多嚴重?
根據 2009 年在《心理科學》期刊公佈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8 歲至 18 歲的青少年中,有8.5%存在病態電玩行為[3]。從2009年到今天,大家覺得是更嚴重還是更輕微了呢?相信大家會覺得是更嚴重了。

手機遊戲是怎麼讓人成癮的? 答案是還是多巴胺,早在1998年5月發表於自然期刊的一篇研究中,英國倫敦哈默史密斯醫院 利用正子斷層掃描技術證明了: 在進行網路遊戲時,多巴胺會被增量釋放,與使用毒品的神經學表現類似,而且遊戲玩得越好多巴胺釋放得越多。[4]
我自己在28年前,也就是1991年,製作並發行了一套電腦遊戲,名稱叫【決戰俄羅斯】,那是台灣第一批國人自製的電腦遊戲,賣出將近十萬套,這是很不錯的成績,考慮到當時盜版很普遍,玩過這個遊戲的玩家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我現在回想當初設計這遊戲時,雖然沒有關於多巴胺的知識,但各種關卡和節奏安排,確實是在操縱玩家的多巴胺,盡量讓每個玩家都能夠贏、能夠激發多巴胺,玩家把時間花在遊戲中,比真實世界更容易獲得多巴胺。而這也就是手機遊戲會讓我們成癮的關鍵。

那麼,網遊成癮會像毒品一樣,對成癮者的大腦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嗎?
當然,而且有許多研究證明,網路遊戲成癮者的大腦確實已經受到傷害。
2018年5月8日在【精神科前沿】這份期刊上刊出一份文獻研究,主題是"遊戲成癮的腦神經損害",作者Kuss和Pontes整理了幾十篇這個領域的實證研究,這些研究利用核磁共振(fMRI)、正子斷層掃描(PET)以及腦電圖(EEG)等工具,證明遊戲成癮者的情緒調節較差、前額葉皮質(PFC)功能受損、認知控制受損、工作記憶和決策能力較差、視覺和聽覺功能下降、多巴胺獎勵系統缺陷等等,總體而言網路遊戲成癮者的大腦,損害狀況相當類似於毒品成癮者。[5]

再進一步, 為什麼手遊成癮對孩子的危害更大?
答案很簡單,我們只要想想看,為什麼各國都不允許把菸酒販賣給未成年人?
根據美國藥理學和實驗治療學會期刊2016年十月份 一篇關於青少年酒精傷害的研究發現: 青少年的大腦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巴胺刺激物的誘導而產生永久性的腦神經傷害。[6]
網路遊戲也是一種強烈的多巴胺刺激物,對孩子還沒有發育完全的大腦的影響是更深遠的。

這聽起來真是挺恐怖的事情,家長面對手機遊戲,難道就只能把它當作毒品一樣禁止了嗎?
答案是 也沒有那麼糟糕啦!

沒那麼糟糕的第一個原因,是手機遊戲對孩子其實也有很多好處!
例如在2014年,荷蘭的Radboud大學研究團隊分析回顧了共70項科學研究的結果,在《美國心理學家》期刊發表名為"打電玩的好處"的總結報告,認為打電玩可能對孩子有四個面向的好處,包括認知、積極、情緒和社交。
許多研究證明,電玩可以提升孩子的視覺注意力、空間理解力、決策速度與決策品質、追蹤複雜資訊、神經運作效率、創造力、耐挫力、積極主動、幽默感、團隊精神、溝通協調、領導能力、激勵他人…等等。[7]
有人說:打電玩會提升孩子的智力!
我說:這要看是跟什麼比,以及邊際效應問題。

沒那麼糟糕的第二個原因,是我們對成癮的認知也許要修正。
一直以來我們對毒品的觀念是一個人一旦染上毒癮,就是萬劫不復了,戒掉毒癮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上個世紀有2個關於毒癮的實驗,最近越來越受到重視,這兩個實驗告訴我們,毒品可能被冤了!

一個實驗是老鼠樂園實驗;另一個是越戰美軍與毒品的故事。
我們先說【老鼠樂園實驗】:
這個著名的毒品成癮實驗是1970年代由加拿大心理學教授亞歷山大(Bruce K. Alexander)的團隊完成的,該論文於1978年發表於精神藥理學期刊[8]。亞歷山大教授的假設是毒品並不是成癮的主因,孤單而貧乏的生活才是。
為了驗證這個的假設,他們建造了一個8.8平方公尺大的老鼠樂園,這足足是標準老鼠籠子面積的200倍,樂園就像野生環境那麼寬闊,裡頭還擺放了各種遊樂設施,食物充足,甚至有隱蔽的交配空間。他們把老鼠分為四組實驗80天,籠子和樂園都提供兩種水給老鼠自己選擇,一種是普通水、另一種是嗎啡水。第一組在狹小的實驗室籠子裡生活80天直到實驗結束; 第二組住在樂園80天; 第三組在第65天時從樂園移到籠子再住15天,總共也是80天; 第四組則相反,在第65天時從籠子移到樂園再住15天。
實驗的結果是第一組的老鼠很快就染上毒癮,幾乎只喝傪了嗎啡的水,而一直住在樂園中的第二組則對嗎啡水不感興趣,只喝普通水;關鍵的另外兩組又是如何呢? 答案真的很有啟發: 第三組的老鼠搬到籠子後,沒幾天就開始猛喝嗎啡水;相反的第四組,雖然住在籠子裡65天已經染上毒癮,一旦搬到樂園後,沒多久也變得跟一直住在樂園的那組一樣,不再喝嗎啡水,牠們的毒癮幾乎消失了!
亞歷山大教授認為: 讓老鼠成癮的不是嗎啡的藥理效果,而是孤獨貧乏的籠子生活,只要生活的環境像樂園那樣豐富,即使是已經受到嗎啡毒害的老鼠大腦,也能脫離毒癮。

然後我們再講越戰美軍的毒癮故事,卡明斯基(Lukasz Kamienkski)在2016年出版的《毒品與戰爭簡史》(Shooting Up: A Short History of Drugs and War)一書中描述: 1970年初期越戰打得最激烈的時候,大約有20%的越戰美軍都染上了安非他命或海洛因等毒癮,隨著戰爭結束這些軍人返回美國本土,是不是繼續使用毒品呢? 答案出乎意料,那些在戰場上已經染上毒癮的軍人回到美國後,只有不到7%繼續維持毒癮,其他93%成癮者就好像從來沒有染上毒癮一樣。

這兩個實驗提供了我們對於毒品更深一個層次的認知: 所謂染上毒癮的人,只是那些沒有辦法透過毒品以外的方法獲得多巴胺的人。生活在樂園裡的老鼠有各種好吃、好玩、好感情的讓它的大腦分泌多巴胺,何必去喝那難喝的嗎啡水呢? 回到美國多采多姿的社會,退伍的美軍有各種獲得多巴胺的生活情境,海洛因就不再有吸引力了。
只要孩子擁有豐富的生活情境,能從手機遊戲以外的途徑獲得多巴胺,那麼手遊本身並不是關鍵問題。

那,父母能怎麼做? 以下是我給父母的建議:
一、【建立多元的童年快樂體驗】:從"老鼠樂園"實驗或者"越戰美軍毒癮"兩個研究的啟發,我們知道成癮有推力和拉力,遊戲只是拉力,更關鍵的推力是枯燥、苦悶的生活。
我們的孩子永遠是享受父母陪伴的,我們要多陪伴孩子享受美食、探索社區、運動、旅遊、閱讀,讓孩子大腦的獎勵迴路連結到各種生活體驗,這就是樂園老鼠策略。
二、【手機及電腦用於有強度的學習】: 既然不可避免讓他們用手機或電腦,那就讓他們學著寫程式、設計遊戲、搜尋答案、線上學習等,但是要注意這些學習必須伴隨快樂愉悅的過程。這樣孩子長大後,打開手機或電腦,能激發多巴胺的活動不是只有遊戲。這方面我推薦Scratch、可汗學院或台灣的均一學院。
三、【嚴格控制接觸手機遊戲的總時間】: 這是必要的,網上有精神科研究說兒童每天的容許上限是"二小時",但我覺得這只是初步的研究,以後應該會發現這個容許值太高了,就像我們不應該每天吃下醫學建議值最高上限的防腐劑一樣,我建議平日每天半小時應該是上限了,假日也許可以放寬些,關鍵在於父母的用心陪伴,如果您仔細觀察後,覺得一小時更恰當,那一小時就是恰當的。
四、【訓練孩子面對手機遊戲的自制力】: 既然這是孩子難以拒絕的誘惑,那也就是最好的自制力訓練,讓他們準時放下手機,或者透過今天不玩明天加碼 來訓練延後享受的能力。

總而言之,最佳的策略不是完全禁止,而是讓手機成為孩子豐富體驗的一小部分,並學會駕馭手機而不是手機的奴隸。

以下是統合重點:
一、 手機遊戲成癮是個嚴重的問題,甚至都已經被WHO正式定義為一種精神疾病
二、 成癮的根源是多巴胺獎勵迴路,成癮者的大腦會有實質損害
三、 手遊成癮對未成年人的傷害更大,但是手機遊戲對孩子也有好處
四、 家長應該要協助孩子駕馭手機,關鍵是陪伴孩子一起創造多元豐富的生活情境

 

============參考文獻==================
[1] 英文版維基百科查詢【Addiction】
[2] 請google【ICD-11】
[3] Gentile D, "Pathological video-game use among youth ages 8 to 18: a national study." Psychol Sci. 2009 May;20(5):594-602. doi: 10.1111/j.1467-9280.2009.02340.x.
[4] Koepp, M. J., Gunn, R. N., Lawrence, A. D., Cunningham, V. J., Dagher, A., Jones, T., ... & Grasby, P. M. (1998). “Evidence for striatal dopamine release during a video game.” Nature, 393(6682), 266-268.
[5] Kuss DJ, Pontes HM, Griffiths MD."Neurobiological Correlates in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Front Psychiatry. 2018 May 8;9:166. 
[6] Fulton T. Crews, Ryan P. Vetreno, Margaret A. Broadwater and Donita L. Robinson “Adolescent Alcohol Exposure Persistently Impacts Adult Neurobiology and Behavior “, Pharmacological Reviews October 2016, 68 (4) 1074-1109; 
[7] Granic, I., Lobel, A., & Engels, R. C. M. E. (2014). “The benefits of playing video gam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69(1), 66-78. 
[8] Hadaway, P.F., Alexander, B.K., Coambs, R.B., and Beyerstein, B. (1979) "The effect of housing and gender on preference for morphine-sucrose solutions in rats," Psychopharmacology, Vol 66, 1:87-91
[9] Susan M Sawyer, “The age of adolescence “ The Lancet Child& Adolescent Health, 2018. 
[10] Giedd, J. N. (2015). “The Amazing Teen Brain.” Scientific American, 312(6), 32-37.
[11] Sarah W., Feldstein Ewinga, AshokSakhardandeb, Sarah-Jayne, Blakemoreb, “The effect of alcohol consumption on the adolescent brai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MRI and fMRI studies of alcohol-using youth.” NeuroImage: Clinical
Volume 5, 2014, Pages 420-437
[12] Alonzo J. Whyte, Mary M. Torregrossa, Jacqueline M. Barker and Shannon L. Gourley, “Editorial: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Adolescent Drug Use: Evidence From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Models”, Front. Behav. Neurosci., 03 May 2018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