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交朋友

◎ 楊佳陵(森小老師,孩子們口中的「胖兒」)

       某天國語課上,孩子們對於教材討論看法不同,說著說著,就起了爭執。我試著幫忙雙方對話,孩子們卻開始翻舊帳,說起了上週女孩們和男孩們分別邀請朋友進教室的不愉快。

       先前,沒有刻意規定教室開放的界線,主要是想觀察孩子們會如何發展使用教室空間的能力。觀察發現,教室開放的界線模糊,其他班級的孩子無所適從,一年級小孩的能力也還不足以能接待和拒絕別人。於是,先和孩子們討論出一些方法與眼光,約定試行三週「教室小主人」,在非上課時間可以邀請別班的孩子進教室玩。

       試行三週後,和孩子們開生活會,主要談兩件事:「當了三週的教室小主人,自己遇到過什麼困難?」,以及「分男生、女生重要?還是,人比較重要?」

       以下,是我們的對話。(按:「」裡表示小孩敘述的原句。粗體字是我對孩子的語意的「翻譯」。)

       我:「從約定要當教室的小主人,到現在已經過了三週。請每個人說說看,自己當小主人時,遇到過什麼困難?」

       小臻:「男生邀請的客人,我不喜歡。」→別人的客人,我不喜歡。

       小宣:「我每次在寢室玩得很開心的時候,小瑜、小臻就會來叫我回去看教室發生什麼事,我就變得不開心了。」→當主人得要隨時顧著教室。

       小哲:「女生邀請的客人,我也沒有很喜歡。」→別人的客人,我不喜歡。

       小澔:「我邀阿哲他們進來玩得很開心,女生一進來就說我們把教室弄亂,要請他們離開。」→我邀的客人,被其他主人趕走或碎碎唸。

       小瑜:「我每次看到他們把教室弄亂,就覺得都只有我在收。」→每次幫忙整理教室很辛苦。

       我說:「你們每個人說的困難,我都同意,也很有感覺。我有過跟小瑜一樣的心情:『每次要幫忙整理教室很辛苦』。我也有跟小臻和小哲一樣的心情:『別的主人邀請的客人我不喜歡』。我也很能體會小宣說的:『好幾次,我在辦公室吃飯的時候,都突然被叫來教室處理客人的事,整個心情都被打亂了』。小澔說的困難,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孩子們的年紀小,我透過複述每個人說過的話,讓他們感受到被同理的感覺。

       接著,我說:「小時候,有一次邀請同學來家裡玩,剛好我媽買菜回到家,一開門,同學都還來不及跟媽媽問好,我媽開口第一句話就說:『這麼晚了,怎麼還不回家寫功課?』哎呀,我同學當下就急急忙忙地回家了。我猜,同學也許只是覺得這個媽媽不友善,但是,留在家裡跟媽媽在一起的我,感覺卻大不相同。我覺得好丟臉、好不容易邀請朋友來家裡玩耶、媽媽是不是不夠相信我啊,不然怎麼把我的同學趕走?表面上,被趕走的是我的同學,但事實上,難堪的、覺得丟臉的卻是我。」

       「所以,我猜小澔說:『我邀的客人被別人趕走』,是一種不被相信的感覺,就像,我不被媽媽相信一樣。」話說到這兒,孩子們的狀態非常好,一開始的相互指責也完全停止了。於是,我繼續提問。

       「分男生、女生重要?還是,人比較重要?」

       我在白板上寫著:「5個人+胖兒=6個人」,並問孩子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用5秒鐘回想一下,胖兒叫你們的時候,是叫你們的名字,還是叫小男生、小女生?」全班異口同聲地說:「叫名字!」

       第二,「再用5秒鐘回想一下,你們叫彼此的時候,是叫名字,還是叫我們男生(你們女生)、我們女生(你們男生)?」四個孩子說:「都有。」小瑜表示不同的意見,她說:「男生、女生」。

       最後一個問題,我問:「你們再猜猜看,從胖兒的眼睛看你們的時候,看到的是小宣、小臻、小瑜、小哲、小澔,看到每一個特別的『人』,還是只看到一個小男生或小女生?」孩子們馬上說:「當然是『人』啊!」

       我稍微跟孩子們聊了男女的性別是由爸媽的精子和卵子(染色體XXXY)決定的,也就是「性別不是自己能決定的,生理性別是由爸爸的染色體決定的。」但,我們可以自己決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成為有女生特質的男生,還是有男生特質的女生。也就是,分男生、女生,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結束前,我又多問了一句:「那你們覺得胖兒是男老師或女老師,重要嗎?」孩子們笑著點頭說:「當然很重要啊!」說完,孩子們也多補了一句:「但你是胖兒更重要!」

一場特別的「班級聯誼活動」

       孩子們既然喜歡當教室的主人,也的確遇到困難,我們就來一起想辦法,幫自己的忙。

       上述的討論,大家心裡隱約都有種感覺:「對於別的小主人邀請來的客人不熟悉。」扣緊著這個需求,孩子們提出了「由一年級主辦活動,特別邀請二、三年級孩子來玩!」我們來認真地、好好地交朋友!

       和孩子討論後,規劃的活動如下:某週一下午3:00~5:00,地點在一年級教室,邀請對象為二、三年級孩子及授課老師。活動內容設想將教室分為四個區域:(1)塗鴉牆區:在牆上貼好壁報紙,可以盡情塗鴉作畫。(2)剪貼區:在地板貼好壁報紙,提供剪刀、膠水、色紙供創作後直接黏在紙上。(3)積木區:由小哲提供疊疊樂積木讓大家玩。(4)茶點區:將當日的午點心設於教室內食用。

       討論時,主軸都是「要好好認識人」,因此,得要有互動、哈啦聊天等等。過程中,有個有趣的提問,小澔一直認真思考到底能不能設立黏土區,跟朋友一起玩黏土?他說:「玩黏土的時候我們都很專心、沒有在聊天的,這樣,就不能交朋友了啊?」決定捨去。

       另個有趣的即興創意是,活動當天,孩子們臨時起意增加了「按摩區」,讓所有被邀請來的大小客人們,不僅能好好地玩,還能放鬆、舒服地聊天、認識彼此。果真大家都很輕鬆自在,特別是塗鴉區,孩子們一拿起蠟筆就開始徒手作畫,不需要事前構圖,想到什麼就畫什麼,非常輕鬆自在。二、三年級男孩們在牆上留下他們拿手的恐龍和哥吉拉,讓一年級的孩子投以崇拜的眼光。

       茶會結束後,孩子們還特別請求將壁畫留下來展覽呢!從列出賓客名單、製作手工邀請卡到親自送卡片邀請和佈置場地,小傢伙們全都不假他手,小瑜和小宣開玩笑地說:「要『認真』交朋友還真是不簡單耶!」

✜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333

標籤:親子話題
更多親子生活文章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