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巴哈克農場:親近田園、了解社區農業

藍子兄弟 | 2014-01-09
  • 上週末參加公司的公益社團活動,來到了新竹城郊處的千甲里,這裡有個由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所成立的「里巴哈克農場」。帶著兩兄弟,除了享受田野樂趣,也想讓他們了解,原來有許多原住民便住在我們城市的邊緣,他們有著什麼樣的生活,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農場,可以幫助他們改善生活、可以讓我們吃到更安全的食物,同時還能保護我們的環境…這是一個多麼棒的想法!

    「里巴哈克是阿美族語,意思是打從內心深處的滿足與喜樂」。這裡以在新竹城鄉交界地區建立一個CSA農場,來幫助都市原住民的生活。
    里巴哈克農場就在鐵道橋下,還可以隨時看到緩行而過的內灣觀光小火車...

    而所謂的CSA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便是隨著居住環境面臨都市開發的壓力,還有最近令人憂心的食安問題,而於城鄉交界社區,以生產者提供有機健康蔬菜給固定合作消費者的農場經營模式。

    採收的蔬菜不進入市場,而直接配送給合作的消費者,少了中間盤商的剝削,直接以較好的價格回饋給生產者,而我們也能以較實惠的價格享受到更健康的食物。
    我和兩兄弟說明著這之間的產銷流程與互惠關係,簡單的數字推演,煦煦馬上能體會這之中所帶來的好處。
    這次我們來到這裡的活動,便是農場希望消費者透過認識農場、農人以及他們的種作方式,建立起生產者和支持者之間的信任合作關係。

    這些從原鄉到城市來工作的原住民朋友,雖然多半從事的是工地的粗重工作,但他們豐富的種植經驗與智慧,卻是令我感到驚奇的。 
    玻璃箱內示範了厚土法的種植方式,層疊土壤、雜草、廚餘成了堆肥。

    這裡也養著雞與鴨,利用太陽能板發電供應馬達運轉。

     

    滿地鋪著稻殼,讓我們家那個喜歡玩沙的安安,頻頻試圖想玩這些稻殼。

    田裡種著各種蔬菜,我們一個個地找著,看看自己認得的有那些。

    許多蔬菜都有著似曾相識的感覺,總覺得它很像是自己認識、常吃的蔬菜,但又覺得有著些許的不同,兩兄弟也跟我猜著、討論著。

    我想菜葉上滿是菜蟲的蛀洞,應該就是不噴灑農藥的最好證明。

    除了蔬菜,兩人開始尋著田園裡其他好玩的東西。

    農場的人細心地一一帶我們認識每種蔬菜,為我們解說它們的特性、種植方法。
    這才知道,這裡有著許多我們常吃蔬菜的同類種、野生種,難怪會有好像認得但卻又覺得那裡不太一樣的蔬菜。

    同時也有好多我們沒見過的野菜,很好奇,尤其是媽媽,當下第一個疑問便是: 「怎麼煮?」
    「為什麼不整棵拔起來就好?」這是安安的疑問。
    原來有些野菜是只吃它的嫩葉的,等新芽長出再來取用,這樣我們一直都有很新鮮的蔬菜可吃了。

    灌溉蔬菜的堆肥桶....
    我不明白一群孩子為什麼圍著這堆肥桶,這麼感興趣,不嫌髒跟臭嗎?

    原來是堆肥桶裡長出的小蟲,孩子們倒覺得有趣地拿著樹枝撈小蟲玩...

    到處巡巡看看!

    意外地發現了小菜蟲,一群孩子開始了找菜蟲、除菜蟲的新遊戲。

    中餐是農場為我們準備的原住民好料,單純直接的烹煮方式,不需要太多調味,道道都是原汁天然的好味道。

    原住民的小米粽- 奇拿富。
    葉子包著花生、肉跟小米,吃起來就像我們的粽子。

     

    兩兄弟期待好久的桶仔雞,沒幾下便被搶食一空。

    烤蕃薯...
    我們飽餐了一頓...

    我很喜歡他們網站上寫下的話:
    讓1000 個生態農場,
    盤據在城鄉交界,
    像一串珍珠項鍊,
    掛在都會的項上。

    在場的CSA農場的提倡者提到,如果我們能在生活的城鄉之郊,以一個個生態農場的方式,作為都會的生態屏障,便能停止城市的過度開發,為我們生活週遭的土地留下生態綠意,讓我們更有機會貼近自然,享受到它帶來的好處。
    同時,這些農場也能就近供應城市健康的食材,除了減少運輸所帶來的社會成本、環境污染,也能讓我們享受到健康安全又實惠的食物,我們其實是很直接的受惠者。
    除了體驗田野生活,你也可以來學習友善環境的農務技術、來當當協助農場的志工、來成為農場固定合作的支持者,認識這裡的農民,給他們支持的力量,假日一起參與農事,為自己種下健康的好食材。

     

    新竹市千甲路460號
    0955-132-535

    週一至週五09:00~18:00
    假日休園

    消費資訊

    入會費每月$1000

    其他 無線網路:無 交通:

    請參考http://www.libahak.org/node/134

    停車場:有
    更多景點文章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