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客家文化,體驗天然手作醬油DIY~台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朱佬這一家 | 2016-05-29
  • IMG_0156.jpg

    客家文化主題館的前身是交通博物館
    這個景點坐捷運到台電大樓站就可抵達
    算是交通相當方便的台北市景點

    IMG_0160.jpg

    2011年底才開幕 面積有四公頃
    是一處結合自然 人文 體驗 分享的台北新客庄

    IMG_0161.jpg

    園區內的公園還頗大 天氣不太熱的話走起來是舒服的
    但是現在是透中島 所以跟哥哥出來就速速拍完外景
    趕緊躲回B1的DIY創作工坊吹冷氣比較實在

    IMG_0163.jpg

    假日這裡會有竹夢市集 也可以過來逛逛

    IMG_0165.jpg

    不過看起來應該很少人會特地過來 除非是像我們有DIY活動才會過來繞繞

    IMG_0167.jpg

    公園裡的造景藝術也很特別

    IMG_0169.jpg

    可以進去納涼

    IMG_0170.jpg

    看看不同角度的風景

    IMG_0172.jpg

    前方的<茶山水田> 是客家人開墾梯田的生活文化
    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再現

    IMG_0176.jpg

    <菸樓涼亭> 可以上去涼亭賞景

    IMG_0177.jpg

    <生態溝渠> 客家庄常見的水生植物 例如野薑花 憑逢草 車輪草
    成為自然教材的園地

    IMG_0178.jpg

    IMG_0179.jpg

    傳統鄉下農村的景象 在戶外的綠地隨處可見

    IMG_0180.jpg

    <土坡涼亭> 走累了就休息一會兒吧 只是裡面不知道有沒有蚊子呢

    IMG_0155.jpg

    IMG_0184.jpg

    回到主建築物 客家文化中心

    IMG_0187.jpg

    一樓的櫃檯 今天的手作項目是醬油DIY 現場也可以報名喔

    IMG_0189.jpg

    文化中心裡面設有客家精神義民爺意像

    IMG_0190.jpg

    一二三樓都是介紹客家的起源 文化還有一些展示空間

    IMG_0191.jpg

    有時間都可以來逛逛 裡面還有一些小的互動遊戲 像是用電腦來互動等等
    室內館也有紀念章可以蓋

    IMG_0150.jpg

    我們直接下來B1的DIY區

    IMG_0153.jpg

    下午2點報到 時間還早 燈都沒開呢 這裡每個禮拜的DIY活動都不同
    除了醬油DIY還有鳳梨豆醬DIY 擂茶 客家粢靶(麻糬)DIY 園仔照型粄圓
    相當豐富又多樣 所以我們又報了下個月要來做麻糬DIY@100元

    IMG_0194.jpg

    今天要做的醬油 事先匯款@350元全額付清才算預約成功
    一份DIY做出來約是兩小瓶的量
    我預定的是兩份 報到後就會取到材料

    IMG_0196.jpg

    來自關西李記純手工天然釀造 與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合作
    還有客委會輔導認證標章
    就是今天我們要做的醬油

    IMG_0198.jpg

    一來李老闆先讓所有的人聞聞
    天然(左邊塑膠杯)與化學(右邊玻璃瓶)的醬油 有何不同之處
    才發現真的耶 天然的聞起來味香甘醇 化學的就會酸苦刺鼻
    連小孩都聞得出來

    IMG_0200.jpg

    他們禮拜六日的場次一天都只有一場 2-4點 今天算是熱鬧的了

    IMG_0202.jpg

    外交官的女兒也來參一咖 因為夫人茹素 所以特別重視養生健康
    臨走前還不忘帶走兩瓶他們家的醬油 現場也有賣醬油雖然量不多

    IMG_0205.jpg

    關西李老闆親自來講解 手工醬油的珍貴與由來
    為什麼沒辦法大量生產
    曾經也有大陸跟連鎖有機店打電話要跟他們配合銷售
    老闆直接回絕 數量少可以 量多做不出來影響品質所以他堅持不接單

    IMG_0208.jpg

    認真聽講有獎徵答還會送禮物 是精緻裝的小瓶醬油 小四的姊姊好開心呢

    IMG_0209.jpg

    來到這兒可以認識醬油跟蔭油的不同
    醬油是黃豆用水去泡跟做酒是一樣
    蔭油則是黑豆加鹽巴放在缸裡醃製而成 像做酸菜一樣
    因為黑豆跟黃豆的做法不同 發酵方式不一樣
    可以說 蔭油也是醬油 但是醬油不是蔭油
    來這兒DIY就會順便知道一些常識 真是一舉兩得啊

    IMG_0210.jpg

    黑豆不能用機器做醬油 因為他要用陶缸比較不能有水的
    黃豆都是用水泡所以可以大量用機器來製作醬油
    真正人工做的沒辦法跑全省 因為量有限 所以都是區域性的
    醬油通常發酵要六個月
    因為時間久回本慢所以商人都不願意做
    市面上大多都用黃豆來做醬油 而真正的醬油是琥珀色
    一般家庭吃的卻都是黑色 就知道裡面放了多少化學東西 要怎麼樣去區分
    只要是寶特瓶裝的醬油就不要 沒有高溫殺菌 不然就是放防腐劑
    跟玻璃瓶裝寶特瓶蓋的醬油也都不行買 這是魚目混珠的心態
    台灣的醬油幾乎不會壞掉 就是加了化學食品添加物
    這些對身體都是有負擔的

    IMG_0216.jpg

    外交官的小兒子看到Bella好開心 一直想找她玩
    在李老闆講了快一個小時後
    大家對於市售醬油跟黑豆醬油的差異有更深入了解
    也體認到手工的珍貴性

    IMG_0231.jpg

    接著就開始要來醬油DIY 上來一樓水桶旁邊每個人都要先洗麴
    一開始拿到一包的是他們已經是處理了前半段:
    先選豆(台灣青仁黑豆)南部大多是黃仁黑豆
    青仁發酵非常慢 失敗率很高
    蛋白質卻很豐富 一斤要上百塊 成本多了三四倍
    李老闆還是堅持要用台灣青仁黑豆
    再經過泡黑豆 蒸煮 冷卻 製麴 翻麴收麴
    前面這些約需七天製程 因為時間太久
    所以他們先做好 交給我們再繼續完成後續的動作

    IMG_0239.jpg

    要不斷的換水 直到豆子變成黑色才表示洗乾淨了
    這是哥哥剛開始洗的狀態

    IMG_0248.jpg

    要用力搓啊 努力換水

    IMG_0252.jpg

    變成這個顏色就算成功了

    IMG_0255.jpg

    哥哥:這樣可以嗎?

    IMG_0259.jpg

    喔喔~不行ㄋㄟ 再加油嚕

    IMG_0276.jpg

    爸爸去換水 小姐負責裝可愛就對啦

    IMG_0282.jpg

    歐耶~可以下去完成後面的步驟了

    IMG_0284.jpg

    IMG_0291.jpg

    洗好豆每個人有兩包鹽

    IMG_0301.jpg

    拿出其中一包倒入黑豆 在袋裡翻轉搓揉 讓黑豆完整包覆鹽巴

    IMG_0327.jpg

    再倒入陶缸裡

    IMG_0329.jpg

    完成拌鹽入甕的動作

    IMG_0336.jpg

    之後再蓋起來 回家後加入250cc的冷開水跟另一包鹽溶解
    注入到甕裡只能到黑豆的八分滿
    要精準不能多 放三天後封鹽 用家裡的鹽表面封滿
    日曬180天 放在陽台也可以
    就可以開始做醬油了 上面的鹽拿掉剩豆子
    拿鍋子來煮一個多鐘頭先加5.600cc的水
    開了後小火 用布過濾沈澱 冷了裝瓶 濾出來的渣可以放點糖就是豆鼓
    原來遵循古法手工純釀造的天然醬油 人人都可以做~

     

    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號
    (02)2369-1198

    週二至週日9:00-18:00
    週一休館

    消費資訊 免費

    DIY活動另計

    其他 無線網路:無 交通:

    請參考http://www.thcp.org.tw/index.php?routing=Page&action=traffic

    停車場:有
    更多景點文章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