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天母的天和公園遊戲場,重新改建的「挑戰型」遊戲區開放囉!!
雖然只有溜滑梯,攀爬架,旋轉柱三種遊具,卻充滿挑戰性與豐富玩法。
落實2-12歲同樂的天和公園遊戲場,除了嶄新創意的遊具,還有親水戲水區域,溜冰練習場地...
最特別的是地面鋪上厚厚的木屑作為保護鋪面,不再有塑膠地墊的臭味,而是添了木頭的清香~
不僅環保,無毒,搭配周圍環繞的老樹,讓天和公園遊戲場充滿濃濃歐洲風情~這座台北唯一木屑鋪面,獨特的公園,
是由台北市政府,在地居民以及特色公園聯盟共同用心打造。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公園遊具也不在多,有趣則靈^^
雖然只有三項遊具,聽到有爸爸提醒孩子:可以走了沒?已經玩了兩小時了...兩層高的金屬溜滑梯
經過慶哥測試: 股溜又好玩!!
但更刺激的在後頭~
這座溜滑梯居然沒有制式的樓梯這一側設計兩根攀爬架,
必須手腳並用才能爬上溜滑梯另一側的單獨的攀爬鐵柱更具挑戰性
不過慶哥從這裡爬上溜滑梯,只需要五秒鐘不到,而且不用排隊XD
滑梯下方就是大多數小朋友攀爬的路線。
經過木板坡,通過攀爬網,還得爬上一道巧妙利用高低差的鐵架
要溜個滑梯,得這麼這麼努力才行(小朋友上車就會秒睡吧~爸媽竊笑^^)小朋友們蜂擁而上,好像一群要攻佔塔樓的小雄兵
東尼挑戰爬雙柱失敗,轉戰下方的迷你吊橋
抵達終點好開心^^
兩根旋轉柱
是簡單又好玩的設計大孩子站著轉,小小孩坐著轉
可以自己轉,兩人一起轉,
路過的大哥哥也順手幫東尼轉一轉相對於傳統幾何形為主,對稱型態的攀爬架
這個半圓形主結構裡,看似雜亂無章法的攀爬架
其實處處充滿天馬行空的巧思與創意,結合不同的元素和樂趣
有不同粗細的網繩,有直立的鐵柱,有搖晃的木橋,有塑料的懸吊設計
沒有明顯的路線與玩法,更能讓孩子們發揮創意,盡情探索高高低低又充滿趣味的設計,
不管三歲半的東尼和九歲半的慶哥,都能玩得開心看慶哥和東尼在這座攀爬架玩耍
忍不住想起熱帶雨林的生態分層XD
大小孩子在各自適合的高度探險著大孩子在上層穿梭探險~
小小孩也能在下層自得其樂
醬子也可以玩^^
真的是遛孩子(猴子)的最佳設施~因為沒有明顯的動線
人多的時候難免發生黑羊與白羊的事件
像是東尼專心致力往前爬行過小橋的時候
前方出現一位大姊姊...眼前猛然出現一雙鞋子
東尼的做法是跳下來,讓大姊姊過
跟在東尼後頭的男孩比較高,能夠攀著上頭的網繩平衡
於是大孩子們採取"會車"的方式回想起之前帶慶哥與東尼參加共融式遊戲場的工作坊
最多小朋友設計的遊具不是溜滑梯,不是盪鞦韆,而是攀爬架
原來孩子們的內心裡,這麼渴望爬上爬下隱藏在攀爬架裡的擺盪設計
東尼搖啊搖~假裝害怕但內心很High
這個塑料的設計,有人往上爬,也有人往下滑
東尼說這是藍色蛞蝓~
((下圖是很努力但爬不上去的東尼))旁邊有兩條攀爬繩索
其中綠色這塊飛碟形狀的踏板會旋轉
讓攀爬的挑戰性更提升東尼還沒辦法獨自爬上網繩
在中間轉轉也開心得很木屑鋪面清新的氣息,
比起臭摸摸的塑膠地墊真是好太多了~
遠遠看起來彷彿鋪滿秋天的落葉,充滿異國風情
光是視覺上就讓人賞心悅目呢!木屑鋪面下方有預先做好排水設計
完工後還經過三個月排水測試,不會積水,沒有長菇菇 (個人覺得即使長了菇菇,感覺也不會太糟XD)
這片不畏颱風暴雨與豔陽的木屑鋪地,"揪竟"安不安全
讓不小心摔跤的慶哥發表一下感想:
有點蓬蓬軟軟,屁股不會太痛,但是手感覺一點點刺~
不規則的木屑難免有些菱角
小小孩來玩耍,大人要多陪伴注意以前用花架護欄封閉的水道改造為嶄新的親水設計
讓城市裡的孩子們多了一條清涼戲水的小溪流圓形的溜冰練習場
慶哥已經計畫好下次要帶蛇板來玩天和公園遊戲場還貼心設計了洗手台和飲水設施
林蔭之間的碎石地上,有野餐墊入駐,
充氣沙發也出現了,這真是太舒服了呢慶哥又增加新計劃: 下次我們也要順便野餐^^
天和公園原本就是綠葉成蔭,生態豐富的公園
不但是台灣藍鵲的家,公園深處還有一座有300年的古蹟「番井沸泉」
只是今天完全走不出這太好玩的小小遊戲場
我們下次再來玩吧~文章來源:Wenwen小姐和寶貝們更多親子餐廳文章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