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高雄家人兩天一夜的台南之旅,我們來到了台南白河知名的景點 - 關子嶺的「水火同源」。藍子兄弟對自然科學一向有著深厚的興趣,與自然科學相關的書籍佔了他們閱讀量的大宗,但老是讀著書中刻板的自然現象及科學原理,遠不如親眼所見、親身經歷來的深刻及容易理解,這也是我喜歡帶著他們倆到處趴趴走的原因,而想帶他們來「水火同源」一探究竟的初衷也是正是如此!
頗負盛名的「水火同源」位於關仔嶺風景區內,水火同源的形成是因崖壁上冒出的天然氣與泉水從壁縫中流出,點燃火焰,就形成了水中有火的特殊景觀。日據時代,這裡有尊石佛-水火神君(不動神君)在出火處之上,供居民膜拜,由於此景少有,因此逐而形成知名的旅遊據點。
我們抵達時因非假日又逢陰雨綿綿,遊客稀少,也讓我們能悠哉地駐足參觀。
「水火同源」四週種植著數棵的臘腸樹,從未見過這樣的樹,奇特怪樣的果實令人覺得驚奇!而煦煦對臘腸樹最感興趣的部份,是它有毒、不可食用。在讀過導覽說明後,頻頻告誡同行的家人這個植物有毒!要大家小心!
「水火同源」前繽紛的龍形壁畫。
導覽說明有趣的分為「科學解說」及「傳說故事」兩種版本。
「科學解說」版本寫的是:水火同源又稱水火洞,依自然定律而言,水火本不相容,然而此地地質構造特殊,崖壁冒出的潺潺泉水,因壓力變小,水中所含甲烷氣體變成氣泡向上飄散,經點燃後火焰不熄滅,而為火中有水,水中亦有火的特殊景觀。
「傳說故事」版本為: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條火龍與一隻水虎因意見不合而引起爭執,想用打架來決一勝負,卻兩敗俱傷,最後火龍化為火,水虎化為泉,變成了如今水火同源的景象,鄉人更有噴火麒麟的地理風水之說。水火同源
自然觀光景點的形成自有其自然或科學原理,古老人們喜愛再為它穿鑿附會,加添神秘色彩,美麗的傳說耐人尋味!
出發前已跟煦煦說明了「水火同源」的原理,他一說就懂也拜於他平時多讀自然科學書籍所賜,相信親眼所見,不但能讓他對自然的現象更能理解,也讓他對大自然的奧妙更為懾服了!文章來源:藍子兄弟更多親子餐廳文章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