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前中華郵政曾表示要將遭到颱風蘇迪勒侵襲而被招牌砸歪的郵筒,將移至郵政博物館臺北北門分館園區,後來順應民意在原址保留
Jerry因此注意到此則新聞,並利用國慶三天連假假期,帶姊妹倆來參觀「郵政博物館臺北北門園區」
其實,在北門附近還有許多古蹟建築,像下面的「撫臺街洋樓」就非常古色古香
「撫臺街洋樓」建於1910年,是目前原台北府城內僅存的日治時期商用建築,1997年列為台北市市定古蹟
台北府城「北門」是碩果僅存的清代城池遺跡,原名「承恩門」建於1884年,為台北市唯一保持原貌留存至今的古城門
昔日為臺北府城通往大稻埕的主要孔道,外觀上為一堅固的城池
臺北郵局最早興建於日治時代1889年為木造房屋,後因大火焚毀,於1928年4月重新興建,並以鋼骨為材建造為三層樓建築,好像上海灘附近也很多這樣的建築物

雖然「歪腰郵筒」沒來,此處也有正常版紅、綠郵筒可供拍照

郵政博物館臺北北門分館入口處位於台北市博愛路,可別跑錯地方了

郵政博物館臺北北門分館位於二樓,經過的迴旋樓梯有大飯店的fu

上到二樓看見牆上國父的一段話:「謀郵政之發達,以富國便民」,多有理想、抱負的一段話
國父創建中華民國時,再再提到一些治國理念「漲價歸公」、「平均地權」,經過100多年後的今天,已被政客無情踐踏,台灣房價炒作已高居世界第一,國父若地下有知,恐也會跳起來流淚呀
入口有二座郵政公仔迎接大家

二樓入口處左邊有三個蓋戳區,如果能提供與郵務用相似之「郵戳」來蓋章,會更有紀念意義

姊妹倆各帶了一本筆記本,準備好好來蓋一下紀念戳章

挑高的室內空間非常大器

地上有3D郵政公仔可以合影

一定要站在指定位置才有3D效果,有沒有很立體呀?

服務人員說可以索取「明信片」寄給自己,姊妹倆當然要來試試看,共有三種圖案供選擇

明信片上書寫住址、貼上郵票再寫上一段給自己的話就OK了
小妤兒已經寫好了

投入郵筒就完成了

與大型郵票合影,我就是主角

接著欣賞各種時期的郵筒

妞妞右手邊綠黃相間郵筒是1956 年雙口普通信筒

大清郵筒外型宛如日式的石燈座,筒柱以綠色為基底搭配直式黃色條紋,筒身貼有紅白底黑字的「大清郵政」字樣,郵筒頂端採用金漆描繪著二龍戲火的圖紋並設有掀蓋方便取信,
小妤兒投入明信片是「示範動作」,千萬別把信件真的投進去,否則恐怕要很久很久才會收到喔
這座1907年的大清郵筒,距今已108年歷史了

館內還有許多各式郵筒

早期郵差是走路送信,後來是騎鐵馬送信,現在則改用機車或開車送貨(物流)

現場的「多媒體互動機」有許多郵政知識可學習

還有郵票拼圖喔

「親子益智區」是姊妹倆待最久的區域
拍張照吧
「郵票池」可讓大手小手賞郵趣
共有數百張郵票任君挑選

各國郵票都有
每人可以選擇三張郵票帶回家,妞妞很開心擁有人生中的第一組郵票

還有許多互動設施可玩

翻翻樂

記憶大考驗

還有一區可供讀書休息
最受姊妹倆歡迎的「郵票著色」
由於「著色」非常殺時間,姊妹倆乖乖塗顏色

完成了

現場還有「紙立方」展示,作品完全不用膠水黏合只用卡榫相接而成,真是太厲害了
栩栩如生的動物作品

小妤兒與眾作品拍張照

現場還有許多各年度郵政寶寶公仔,可惜現場並未販售
參觀完郵政博物館臺北北門分館接著到重慶南路走走,昔日的「書街」目前已經逐漸凋零,取而帶之是大型生活百貨、餐廳業者進駐
Jerry中午選擇到「洋朵義式廚坊」用餐
內部裝潢非常舒適,難怪吸引許多女性同胞在此用餐

休息一下喝杯水吧

Menu~有Pizza及義大利麵可選擇,價位介於128~268元+10%

Jerry選擇「青醬嫩雞胸義大利麵」+118元升級「套餐」,有麵包、沙拉、湯品、甜點及飲料
Jerry覺得既然取名為「博物館」內容就應該更多元、展覽的品項應更多才對
這裡有許多體驗活動姊妹倆倒是不覺得無聊,歡迎親子共同參觀
我們全家也就在午後結束了這趟郵政博物館的懷舊之旅!文章來源:e化女兒紅
(02)2311-4331#7645
週一至週四9:00-17:00、週五9:00-19:00、週六及週日9:00-16:30
農曆春節除夕及大年初一休館
消費資訊 免費團體另可上網(http://museum.post.gov.tw) 預約導覽服務
其他 無線網路:無 停車場:無更多親子餐廳文章
我要留言




距離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