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是數位在傷害孩子》數位產品導致不會讀書的大腦

大田出版 | 2015-07-13

最佳學習時期

零至三歲的大腦是以建立健康的社會性和安定的情緒為優先的工作。因此,這個時期無論在讀書上盡了多大的努力,都不會得到什麼效果,甚至會產生破壞社會性和情緒發展的副作用。


圖片來源:AForestFrolic @flickr, CC BY 2.0

讀書的腦在滿四歲開始逐漸發達。後顳葉發達,讓有效率的長期記憶變為可能的時期正是這時候。而且,這時期前額葉開始漸漸發達,可以執行更高階的思考。若是零至三歲間,包括邊緣系統的基底核都有良好發展的孩子,就不必太擔心﹁讀書﹂這件事情。因為基底核正常發展的孩子,前額葉必定能依序完成本身的角色任務。

雖然滿四歲以後學習功能開始形成,但還是嚴禁強迫接受正式的學習。這時期的孩子會不斷地提出問題。前額葉開始發達後,產生分析、推理、創造等能力,好奇心也會相對地增加,為了滿足這時期爆發的好奇心,最好直接帶到戶外進行刺激感官的體驗活動。

到了十歲至十一歲,也就是小學四、五年級左右後,將可執行高度的抽象思考。小時候依眼睛所看到的、學到的完全地接受,而在思考能力漸漸發達後,雖然沒有直接見到或聽過,但腦海中產生主觀的意識而建立起新的概念。這就像是小時候喜歡繪本,但隨著成長,即使看著沒有圖片的書籍,也能以想像的方式得到樂趣是同樣的道理。會與他人抱持不同的想法,也能把相同東西做創意的解釋,而這樣的能力就是抽象性思考力。

也就是說,抽象思考能力會成為我與他人不同的區別點,也會成為盡情發揮創意想法的通道。因此越成熟的人,他的抽象思考能力越發達。

正式形成抽象思考能力的時期大約在小學高年級左右,女孩子發展的時間比男孩子稍微早一些,而且依個體差異可能出現一至兩年的差距。雖然依性別或個人差異而發展的時程略有差距,但是一至兩年的差距都算是在正常發展的範圍。

從國小高年級開始到青少年時期在認知功能的發展上,最重要的核心是建立「記憶策略」。簡單地說,記憶策略就是如何讓某個東西容易且長期記住專屬於自己的訣竅。假設有個很難背的單字,這時有人以多唸幾遍的方式記住,也有人是把複雜的內容拆開,用記住前面幾個字的方式記憶。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記憶策略,像這樣記憶策略不是統一而是依個人的氣質、個性、環境的不同而形成。

如果沒有把很多的刺激變成長期記憶來儲存的能力,便很難執行困難、複雜的學習。書讀得越好的學生,都擁有專屬自己的良好結構的記憶策略,這是經過無數次的嘗試錯誤,靠自己領悟出符合自己頭腦的記憶策略。因此,讀了相同時間的書,卻能得到更好的分數。

像這樣,讀書也有符合年齡的發展過程。若依發展過程擬定學習策略,學習就能更輕鬆、更有趣。因此,我們才會不斷地宣導早期教育和先修課程絕對不會對孩子有任何幫助,反而會引起副作用的原因。

那數位機器又是怎樣的情形呢?假如正值讀書的時期卻遭受到數位機器的干擾,孩子的大腦是如何開始扭曲的呢?

四歲,創意力和思考力被限制

雖然說滿四歲後形成讀書的腦,但不是意味著要正式開始讀書,把這時期想成是為了打造會讀書的腦的準備過程就可以了。


圖片來源:Juhan Sonin @flickr, CC BY 2.0

四歲至六歲是一生中最具創意的年齡。看到椅子,大人除了想到那是供人坐的家具外,沒有其他的想法,但是四到六歲的孩子可能會把椅子翻過來當作帳篷,或把多張椅子排在一起當作柵欄。比起客觀、邏輯性的思考,更展開以自我為中心的理論而投入愉快的想像世界裡。

這時期最重要的是把創意和自我理論最大化,建立學習是非常愉快過程的正向認知。與其提供文字、數字等已經由大人完成的刺激,不如提供孩子自己去創造且享受的刺激媒介,才是更有效率的做法。意思是,與其讓孩子執行塗顏色在粗框內的著色遊戲,或看著教材按照順序組裝積木,不如提供植物、繩子、輪胎、水彩等媒材,讓他們自由發揮去玩耍。

而且,當孩子們問「這是什麼?」、「那個怎麼了?」時,不要以大人的觀點提供答案,最好是誘導孩子靠自己的力量找出答案。不是像這樣直接地回答孩子「這是蘋果」、「這是因為從高高的地方掉下來,所以破了。」而是像「你是怎麼想的呢?」的反問方式。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增廣了孩子的思考力,提升了創造力。

但是,這一切都是透過與人的互動才可能發生。數位機器或許可以提供答案,但它無法誘導更進一步的思考,它只是忠於機器內儲藏的功能。如果反覆多次這種過程後,孩子不會試圖對某件事物或現象更深入去思考、思考不同之處或反向思考。

感覺上現在的孩子好像知道很多,但是無法深入去理解,沉穩地坐下來專注於一件事情,這也是因為已經習慣透過數位機器傳授片面、整齊劃一的刺激的緣故。也就是說,數位機器把孩子變成只有知識沒有內涵的「假聰明」的孩子。

七歲,多重任務處理(multitasking)讓專注力退化

數位機器的特性之一就是誘導多重任務處理。雖然不想這樣,但是不知不覺中同時在進行很多工作。

我也是在操作數位機器時,猛然發現自己正在處理多重任務。在檢索網路新聞時,挪出一點空檔看資料,再檢查智慧型手機是否收到簡訊或SNS訊息。正當製作文件時,突然想知道明天的天氣而瀏覽相關網站,然後對彈出視窗的廣告好奇而點進去看一看。

這不僅是我,而是大部分使用數位機器的人都會出現的行為。當然孩子也不例外。雖然有些人主張多重任務處理可以提高執行業務的效率,若真是如此,那也僅限於大人。對孩子來說,多重任務處理只會分散專注力,這是導致孩子散漫的最主要原因。

滿七歲後,開始發展專注力。在這之前,孩子無法持續玩一個東西很久,而一直不停地進行換東西、搬東西的行為。但是滿七歲後,專注於一件事情,並持續深入去研究的能力就已經相當發達了。然而,數位機器特有的多重任務處理卻妨礙了孩子專注力的發展,讓大腦變成不可能讀好書的頭腦。


圖片來源:Mary-Frances Main @flickr, CC BY 2.0

透過數位機器寫功課,也可能成為發展專注力的絆腳石。現在的孩子主要透過網際網路找資料及解決疑問。需要什麼,馬上幫你找好,依照國語、數學、自然、英語等科目提供多樣化的內容,因此站在父母親的立場上,或許認為沒有比這個更感謝的學習幫手。

網際網路猶如「資訊之海」的名稱,漂浮的資料量真的非常驚人。當你搜尋想要的資料時,它就會把期待以上的資料展現在你眼前,使你能快速且輕鬆拿到多樣化的資料。剛開始或許感覺很有幫助,但是迅速、輕鬆得到的東西,是必須付出相對的代價。

首先,很容易找到龐大的資料,因此常出現無法專注在一個主題的傾向。只要檢索一個關鍵字,與它相關的數十、數百種文件便等待著你,因此沒辦法一個一個深入去探索了解,而是走馬看花似的大略看過。若是以這樣的學習態度,或許能解決即時需要的資料,但它不會以有意義的知識留在腦海裡。

容易走偏,也是利用數位機器學習的盲點。舉例來說,假設有個關於調查「Naro」(韓國第一枚運載衛星的火箭)的課題,為了解決這個課題而上網搜尋。孩子找到相關資料後就離開網際網路了嗎?或許也有這樣的孩子,但大多數的孩子搜尋相關資料只是暫時,很快地會想去解決其他的問題。喜歡的漫畫書最新一本出版了嗎?這一週歌唱節目的第一名是誰呢?我的好朋友上傳新的照片了嗎?……

這種情況下,浪費在其他事情的時間太多,很難徹底地探討學習原先要查詢的事情。因此,利用數位機器的學習會造成分散孩子的專注力,降低學習品質的結果。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其實是數位在傷害孩子
出版社:大田出版
作者:申宜真

數位機器是「毒品」嗎?
當你的孩子無法控制煩躁和不安,無法與同儕相處,
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情緒就抓狂……
數位機器正在掌控我們的孩子,
他們身體的成長比過去還要快,但心理的成熟卻比過去慢,
沉溺數位世界,孩子原來只是「假成熟」……

 

標籤:親子話題
更多親子生活文章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