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還是義務?分擔家務,是每個家人的責任

sama記事本 | 2015-04-21

開學至今已經三個多星期,學校教學進入軌道,功課量也開始有所增加。兩個孩子的作息很規律,放學回家會先寫功業和彈琴,因為做完這些例行功課,剩下都是自己的空白時間,當然非常積極。然而功課增加後,為了維持原有的空白時間,勢必要壓縮其他時間,為此,接連幾天堯堯都想盡辦法推託家務上分配到工作。

硯硯對於時間掌控較好,即使功課量增加,對他影響不大,基於友愛弟弟,他有時會主動幫忙堯堯做好部分家務。
然而,堯堯有了哥哥依靠,對於家務的推託變本加厲,昨天倒垃圾和回收廚餘時間到了,他仍埋首功課中,呼喚哥哥幫忙,哥哥一人無法身兼二務,要他自己做,堯堯生氣的說:「我功課很多,寫不完,沒辦法去倒垃圾。」我聽了他的大呼小叫,從廚房走出來,晃晃手上的鍋鏟跟他說:「我有一堆報告要做,一樣在煮晚餐,你有比我忙嗎?還是我也可以寫報告,不要煮晚餐。」堯堯摸摸鼻子,提著垃圾和哥哥一起下樓。

我和先生都有工作,平日家中也無長輩幫忙,硯硯堯堯很小就開始做家事,剛開始分到簡單的工作,隨著年齡增長,工作量增加。上小學開始,每日負責倒垃圾、回收廚餘、物品和收拾餐桌,三年級以後,再加上擦地板和刷浴室,這些都是必做的例行家務。其實這些家務雖然瑣碎,卻佔用不了太多時間,在我眼中,這是身為家庭成員的責任,它和寫作業、彈琴一樣重要。

在我們家中,一家四口家務分工各有所屬,從沒有出現過「幫忙做家事」這種認知。也因為如此,兩個孩子了解自己的責任,「負責任」成為理所當然,這也是堯堯雖然很想推託工作,但找不到人幫忙,還是心甘情願默默自己做了。

幾年下來,兩個孩子為了有效率完成這些工作,他們有一套由經驗而來的做事法則,比如垃圾如何分類、先用吸塵器再擦地板、還有哪一種抹布擦地板最乾淨,他們比我還了解。由工作中,他們會評估成效與調整作法、理解工作方式和效率間的關係...,在我眼中,這都是看不見的收穫

我在童年時,年紀很小就會洗碗、燒洗澡水和做菜,農忙時,偶爾也要幫忙曬稻穀,家人其實不太捨得讓孩子工作,但看到家人如此忙碌,就覺得自己可以幫忙家人,很有成就感。時至今日,在少子化的年代裡,每個孩子都是寶,孩子接收到家人無限多寵愛,卻沒有什麼機會回饋同等關懷。
收穫與付出是相對的,在接受家人無限多的愛時,孩子要學會付出同等的愛,相同的,享用家人給予的甜美果實時,也要肩負起屬於自己的責任

倒完垃圾回來的堯堯,洗了手後,重新坐回書桌前寫作業,已經沒有剛才的焦躁。我端出一碗剛煮好的濃湯給他,他眉開眼笑說:「我倒完垃圾覺得很輕鬆,不用再緊張事情沒做完、生氣哥哥不幫我倒,而且只花了三分鐘。」我跟他說:「三分鐘就做完了,真厲害,比喝一碗湯還快。」堯堯呵呵笑著,心滿意足喝著湯。

分擔家務是每個家人的責任,因為負起自己的責任,才有輕鬆的心情、乾淨的家和好喝的濃湯,開心喝著美味濃湯的堯堯,心裡應該有所領會。

上圖下圖:5年前,5歲的堯堯幫忙洗著車。

 

標籤:親子話題
更多親子生活文章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