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愛孩子,卻還是很憂鬱..

大好書屋 | 2022-11-25

(圖 / 免費圖庫Pexels

 

做什麼都提不起勁的憂鬱媽媽

素恩過著日復一日的相同生活,即使某些時候心情很好,但到了隔天就彷彿什麼事也沒發生,再度回到被憂鬱纏繞的日子,已經到無法自我控制的地步。回想起育兒那段時光,她說大部分的時間是流著眼淚度過的。

身心俱疲的時候,不僅感受不到身為母親的喜悅,甚至沒有一件事能讓她感到幸福,腦中只想著自己是一名不及格的母親和妻子.結婚生子前她過著舒適安逸的日子,因此現在經歷的想法和感受,她沒辦法對誰說出口,不管是娘家媽媽還是丈夫,都無法成為她傾訴的對象。

身旁的媽媽朋友處境都比自己艱難,卻還是堅持下來把孩子照顧得很好,相較下自己顯得狼狽不堪,因而感到更加憂鬱。素恩每天都覺得疲倦,孩子的事與家務事堆積如山,但她不知從何下手。好不容易打起精神,卻總是開始做就出現放棄的念頭。像是有選擇障礙的人一樣,她連做瑣碎之事的信心都沒有,甚至是幫孩子穿短袖或長袖這種事都無法決定。

以前她會在部落格發表文章,原以為現在可以像過去那樣下筆成章,如今卻連簡單的幾行字都寫不出來。如此思緒雜亂的情況還是第一次出現,她想著「應該會沒事吧」而一天天地辛苦撐著,直到她實在很想找人傾訴,才來我的診所報到。

 

不規律的睡眠和飲食模式導致憂鬱

人們經常有個誤解,以為女人經過懷孕和生產後母愛會自動產生,能自然而然地扮演好母親的角色。但在懷孕和生產的過程中,由於身體會產生荷爾蒙變化,反而讓媽媽對憂鬱症的抵抗力變弱;再加上成為媽媽後的生活急遽轉變,很少有媽媽未曾感到憂鬱。懷疑自己罹患憂鬱症來到醫院的媽媽,醫師會先確認她的各種狀況,尤其會詢問睡眠和飲食模式是否發生變化。憂鬱症嚴重時,很多人整天昏昏欲睡,導致夜晚無法入眠,睡眠模式會隨之發生改變。此外,也可能出現沒胃口使得體重變輕,或是暴飲暴食而體重增加的情況。

當了媽媽後,吃飯和睡眠模式會因為孩子而變得不規律。但為了照顧孩子而忽略自身的生理需求,對媽媽來說是常見之事。一開始還能用母愛克服,但如果負荷過重,腦內荷爾蒙就會出現異常,進而引發憂鬱症。

如果能得到充分休息,狀況不至於那麼嚴重,可是媽媽忙著照顧孩子或家務事,總是有種被時間追趕的感覺,即使想休息也無法好好放鬆。若是丈夫或雙方長輩都無法伸出援手,就會因為不斷累積的育兒壓力而提高產後憂鬱症的風險。

 

媽媽,有點憂鬱也沒關係

育兒憂鬱症比其他憂鬱症更危險的原因,在於母親這個特殊身分使症狀不容易覺察。成為母親後,任誰都會期許自己成為一名好媽媽,不知不覺間形成一種壓力。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雖然有許多開心幸福的時刻,同樣也有很多憂鬱辛苦的瞬間,差別只在每個媽媽的感受程度不同而已。

正因為是母親,要先認知到自己對憂鬱症的抵抗力較弱,這是早期發現和克服憂鬱症的第一步。身為媽媽,某種程度上有點憂鬱也沒關係。如果總是看起來很開朗愉快,反而更有問題。媽媽在心理上感到疲憊,並不是她自願的選擇,也不是她的錯。首要之務是承認心理方面的困境,然後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困難,並積極尋求幫助才是解決之道。

雖然我是一名精神科醫師,但過去接受節目和雜誌採訪時,經常提起我在全職育兒時罹患育兒憂鬱症的經驗。我之所以這麼做,正是想給同樣經歷的媽媽帶來一些幫助,告訴大家:罹患憂鬱症不是什麼丟臉或羞愧的事。精神科存在著眾多疾病,如果覺得自己是反應過度而非憂鬱症,為了孩子著想,即使過度診斷也無妨,因為育兒憂鬱症的影響太巨大了。

 

接受援助,積極治療

所有疾病都一樣,減少危險因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好事先預防。如果家族有憂鬱症病史、產婦以前患有憂鬱症、產婦年齡過小、孩子特別難帶、非期望中的懷孕、養育壓力過大、對婚姻感到不滿或配偶支持度低等等,都有可能引發育兒憂鬱症。撇開透過人為努力也無法改變的東西不談,最好的預防方法是減少養育壓力、提高婚姻滿意度及配偶的支持度。

特別是育兒壓力,這是來自日常中照顧孩子產生的,因此不僅是丈夫,還必須盡可能得到娘家與婆家的幫助才能減輕。如果是輕微憂鬱症,可以積極地把自己的心理狀況告訴家人,利用這種方式達到預防效果。

倘若憂鬱症情況超過兩週以上,就應該向專家尋求協助,積極地接受治療。

妳所擔心的事不要獨自苦惱,建議可以先找專家商量。得了憂鬱症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但如果放任憂鬱症不管,那麼不僅會對孩子造成影響,還會影響整個家庭的運作。

 

 

➤ 看好文‧拿好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
到活動頁按讚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媽媽的高敏感情緒自救書》一本喔
 >> 參加贈書活動 << 
活動期間:2022/11/25(五) - 2022/12/1(四)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書   名:媽媽的高敏感情緒自救書:26則減輕教養憂慮的處方,找回育兒與自我的平衡
出版社:大好書屋
作   者:鄭宇烈
譯   者:陳曉菁

 >>好書這裡買<< 

白天對孩子勃然大怒,晚上卻又自責不已,
妳今天也因為情緒化對待孩子而感到愧疚嗎?

最懂妳的、全方位的媽媽情緒療癒書,
媽媽牌的內疚、不安與憂慮,一次解決!

更多親子生活文章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