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搞破壞,父母怎麽辦?

◎魏小由(人本基金會教育中心專案企劃)


「不要丟!」我驚叫出聲。

小萬聽見我的聲音,回頭看著我,露出笑容,用力的擲出手中的玩具車,正中電視。

「你拿玩具丟電視,電視會壞掉耶,壞掉,就不能看了…」我一邊撿起玩具,企圖講點道理,但連自己都覺得毫無說服力。兩歲七個月的小孩能夠理解與想像這種前因後果與未來「可能」發生的事嗎?果然,儘管我們諄諄告誡,他仍然再次拿著手上的玩具,用盡力氣的往前砸,然後,飛快地笑著跑走,喜孜孜的。「不要丟啦,電視真的會壞掉。」我還沒想到更好的說法,只好再重複一遍。一會,小孩跑回來,手裡拿著另外一台車,還來不及阻止,近距離拋擲出的玩具車,在液晶電視上砸出了兩個洞,以及,長長一條刮痕。

「跟你說不要丟你還丟!」外子大怒,認識十多年,第一次看他這麼大聲講話。小萬還想拿另外的玩具丟電視,一邊撿玩具一邊回頭,彷彿要看我們會有什麼反應。我趕緊把他抱走,他掙扎開,還是想丟,跑到他爸爸身邊轉來轉去。「你走開!我不要跟你講話了!」外子真的是氣炸了。

小萬咚咚咚跑進房間,又跑出來「現在可以講話了嗎?」他歪著頭問盛怒中的外子。「不可以,我還在生氣。」「生氣是啥米啊?」他問。我差點笑出來。但,可能因為有一人生氣,另一人就看來相對冷靜,也可能是因為我對電視的需求向來很低,因此沒那麼生氣。我忍著笑,先把小孩趕進房間,姑且把門關起來,隔離兇手跟電視,順帶拜託外子把電視轉向,先讓電視面壁。

後來我才聽說,在門外,向來以好脾氣出名的外子內心裡正上演一齣高潮迭起的小劇場:「臭小孩,我要去把(不打小孩的)立約單給撕了!我們從小不打你不罵你,你居然這樣對我們!!」他真的真的氣壞了。但幾秒鐘的時間內,他竟也立刻冒出這樣的念頭:「不打他不罵他難道只是為了交換一台完好的電視嗎?」忽然覺得這一切荒謬極了。下一個問句,便是問自己「到底在氣什麼?為什麼這麼氣?電視再怎麼樣都是身外之物,雖說,是很貴的身外之物。」「是小孩不聽話所以很怒嗎?但小孩若言聽計從才有鬼吧。好吧,那要怎麼保護電視呢?…」這一圈自我覺察,讓他幾分鐘後就來開房門準備與我討論這事。剛巧,我也查完電視保護鏡,正下單讓網路商店二十四小時到貨。

「爸爸,挖攏丟電視!」看到外子開門,小萬在床上,一邊跳一邊笑著說。

「是啊,你安捏爸爸很苦惱。」

「很苦惱嗎?」小萬歪頭

「很苦惱啊!爸爸很需要看電視,如果丟破掉了,就沒有電視可以看了。」

「安捏就關掉了。」小萬國台語夾雜的說。

「不是關掉耶,是永遠都不能打開了,你知道永遠嗎?就是很久很久很久,等到小萬長大都不能打開了。」

「現在可以講話了嗎?」「可以啊。」「陪我玩玩具!」小萬跑出房門,拉著外子的手一起。

就這樣了嗎?沒有道歉?沒有和好?沒有講道理?甚至沒有保證以後再也不丟?也太寵小孩了吧!不用教嗎?不用「教訓」嗎?我猜,大概會有很多人想問吧。

先不論「教」與「教訓」的傳統連結,我猜在我們理解孩子為何會有這樣的舉動、孩子理解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衝動之前,道歉都只是形式,用意在安慰受傷的人,而這事件中生氣的人已然恢復理智,何需道歉。同理,若還沒懂、對症下藥,道理哪能淺顯易懂的說服幼兒。再加上,正因為外子氣炸了,所以他知道自己在盛怒下做的決定可能不見得正確,他認為正途還是小孩為何聽不進我們的話,而非為「小孩不聽話」感到被冒犯,雖然,當下的怒氣在所難免,講出口的那幾句氣話也還算合理表達情緒(電視都這樣了還能溫柔講話也太充滿聖人光輝了吧,我們不過就是普通百姓)。

在爸爸氣炸的當下,小萬還自若的問「現在可以講話了嗎?」「生氣是什麼啊?」實在不知該說是毫無畏懼、或是目色太差。我後來跟外子討論這段時,笑個不停,他忍不住說:「真的是一輩子沒被打罵過的小孩耶,不知死活不怕下場。」但我們想,與其要孩子成為一個擅長識人眼色、察覺憤怒就喚起杏仁核裡的恐懼本能、總在害怕下場的人,不如就這樣,繼續「白目」下去吧。況且,以我們目前對他的認識,他在外往往謹慎小心,也毋需擔心他會因為這個自若而惹怒不該惹怒的人。日子還很長,我們多的是時間影響與瞭解孩子,為了保有那一句真誠自然的「現在可以講話了嗎?」我想,傳統的教訓與處罰都是多餘。一路不願放棄追問的外子,也終於在事後的第三天弄懂發生了什麼:原來是那天下午,小萬剛看過OO七汽車追逐相撞畫面的剪輯,而晚上的日劇裡剛巧有一台黃色跑車,他興奮極了,忍不住就要拿自己那台與電視裡的「相撞」一番,這是他小小腦袋裡的有趣(但對家長來說超恐怖的)連結。也難怪那些「電視會壞掉噢」的道德勸說一點用都沒有,在彷彿畫面重現、興奮得要命的當下,怕是無法理解自己讓車子相撞,為何會導致電視壞掉吧。

未來我們還是需要努力讓自己心臟越來越大顆,以度過未來想必還會接踵而至的各種破壞,並還能保有猜想孩子怎麼了」的好奇心。除此之外,大概也還是要時時提醒自己:孩子種種不服從的行為,不正是他最珍貴而脆弱的主體性嗎?

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330

 

標籤:親子話題
更多親子生活文章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