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寫作業,怎麼辦?

◎黃俐雅/主講
◎人本基金會南部辦公室/整理

寫作業是誰的事?

親愛的媽媽、爸爸好。小孩不寫功課怎麼辦?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大概限縮在國中小階段的小孩。

我們先想一想,其實每個大人都知道寫作業是小孩的事,那為什麼我們大人常常會因此而動怒或者挫折?如果寫作業是小孩的事,我們只能協助他學得好,但是我們永遠無法替代他學會。寫作業最主要的目的是練習,可能某一部分是複習、某一部分是預習;如果站在學習者的立場,作業可能讓小孩有機會練習現階段的學習。如果拉到功利性來講,小孩專心地練習,在應付考試的時候印象會比較深,我自己跟我小孩談的是:也許在練習寫作業的過程,你也會察覺到不會,再來其實那是一個人心智開展、面對困難的學習過程。這樣想,可以保有更多的樂趣、開放的心情與願意挑戰的力氣。

小孩不寫,要先觀察與關懷他

如果小孩不想寫作業,我們可以做的是先觀察、關懷他這個人,比方說生理上餓了,要吃啊、累了要休息啊、想玩就先滿足他;因為小孩如果已經在學校坐了一天,又去安親班,他回來好不容易可以放風,那就讓他喘一口氣吧!

如果小孩坐不住,就代表他需要更大量的體力消耗。如果是心理上的問題,我們的觀察可能看到他很有壓力、焦慮不安甚至走來走去,那有可能他在「要玩」還是「要寫」之間擺盪,這時候我們可以幫忙的是跟他說:「我們察覺到這件事對你的困擾,那要不要試試看先坐下來寫十五分鐘就好?」不管寫多少、不管對不對。因為這個過程有機會對小孩有正面影響力,而且雖說那十五分鐘裡只寫一部份,可是起碼那個寫的過程,有可能消除原來充滿的、影響他的焦慮感。

如果我們觀察到小孩不想寫的原因是太難,例如:老師說要訂正數學考卷,而某個小孩考了三十分,有七十分要訂正,跟另一個小孩考了七十分,有三十分要訂正,當然心情會不一樣。我自己常常跟父母班的學員分享我自己的經驗:跟小孩說,我們有七十分要訂正,那是不是說五十分也許先對答案就好;先認真的用心的去研究、訂正另外那二十分。希望各位爸爸媽媽不要嚇到,說這樣就是教壞小孩。因為以教育心理學而言,他當下需要被呵護,讓他還願意動手去做這件事情;而且就算訂正時間是很短的,只有那二十分鐘,也是需要他自己慢慢想的,這不就是開展他學習力的重要契機嗎?

小孩不寫作業時我們不要做的...

那如果小孩不想寫作業,我覺得我們最不要做的事情起碼有:

第一,不要盯著小孩。因為這樣是一種強迫分心!當你盯著小孩,他要分心來注意你,然後觀察你,甚至猜想你在幹嘛?這不是剝奪了當下他跟他的作業專心共存的機會嗎?

第二,我們絕對不要規定他一定得放學就寫作業。試試看,他可以邊玩邊寫啊、他可以先玩再寫啊!反正小孩也是在學習怎麼完成作業的過程,他不需要只有一種方法,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隨時取用,不是更有趣嗎?也不要逼他一定要從第一題寫到最後一題,因為有時候跳來跳去,一來是增加樂趣,再來是有效地展延他要處理這份作業的時間。

還有,我們絕對不要當「橡皮擦父母」。尤其是小學時,爸媽盯很緊,常覺得「你這個寫錯了,你這裡寫得不好看啊!」,擦來擦去,這對小孩來說是一種干擾啊!不堪其擾而且會覺得很煩,他要應付你,我們也是在剝奪他跟這份作業好好談戀愛的機會啊!那再來就是不要看到橡皮擦屑屑,比方說他這裡寫錯了擦一擦,我們就說這裡髒,這裡要處理,那也是干擾啊!我們能不能他寫完再處理就好?

以及,絕對絕對不要成為老師或安親班老師的打手,因為規定這份作業的人是老師,可是為什麼我們要把自己跳進來盯著他呢?這樣我們就是打手啊!而且這樣一來,小孩在作業完成的過程裡有不舒服的、生氣的,那股憤怒會轉移到我們身上,何必讓小孩跟自己這樣子拉扯呢?聰明一點,這件事不要當打手。

我們可以幫忙他、支持他但是不要管他

總而言之前面談那麼多,無非是想跟爸爸媽媽說,就是不要管小孩,我們可以幫忙他、支持他但是不要管他。畢竟寫作業不是只有成績,而上課上學時間有好幾年,要寫的作業有好多次,就讓他一次一次不停地嘗試。甚至他想要一邊寫作業一邊聽音樂,爸爸媽媽覺得這是分心,那是我們啊!有些人就是習慣一邊聽音樂一邊寫;小孩不等於你,讓他多一些練習的機會。

另外,在教育上讓全世界都很驚豔的芬蘭,已經有人主張取消手寫作業,為什麼?因為現在都是打電腦啊!那為甚麼要浪費這麼多時間在這些操作上?這是給爸爸媽媽參考的。

根源的問題沒有解決,再會陪都沒有用

最後一定要叮嚀的是,有些事情我們一定要察覺;因為那是根源,如果根源沒有解決,那後面的你再會陪都沒有用。

這些根源是什麼呢?

如果小孩的作業量太多了,或者說老師已經把作業當成體罰的替代品,甚至是控制,也就是讓小孩寫作業,他下課就會乖乖坐著;有些安親班當小孩完成學校的作業了,還要讓小孩寫測驗卷,主要就是讓小孩乖乖坐著不要亂跑,但小孩本來就應該動的不是嗎?也有些老師是讓小孩多寫一些測驗卷來提高考試的分數。

以上這些就是所謂不良的根源,因為這樣小孩就淪為老師達成個人目的的工具。這時候我們一定要出手,因為這樣的對待,可能讓小孩不想寫,或者討厭學習這一科、討厭去上學;嚴重一點是,對自己沒自信,甚至再嚴重一點,可能影響身心健康。

最近我們處理一個國一小孩的案子,英文老師利用每一堂早自修都在英文小考,沒有一百分就罰寫一百遍,所以小孩下課也在寫、放學也在寫,甚至到凌晨兩點寫到通宵了還在寫…有的小孩會應付,覺得「寫不完去睡算了還比較好」,我們處理的這個小孩就是好聽話,沒有寫完不睡覺,甚至寫通宵;最後這個小孩是住院了,生病了。寫作業起碼不要影響小孩身心健康,謝謝。

網友提問

提問一:如果老師給的作業太多,要怎麼跟孩子說,然後要怎麼跟老師談呢?

關於作業量可能先請小孩談他的想法,我們也分享我們的想法。有些小孩能力夠,他可以直接去找老師談;如果小孩需要我們幫忙,我們當然可以去跟老師談。首先我們不要認為這樣會影響老師對小孩的印象,因為我們去談不只幫了小孩、幫了他這一年的同班同學,而且萬一那位老師不是只有教一年,我們也就幫了他本人以及將來他教的學生。

我們可以具體的量化,小孩要花多少時間完成這些作業,以及對他學習胃口的影響或者上學的感覺、家庭時間的影響。因為越具體我們越好談,也比較不會讓老師覺得我們是質疑,因為有些老師很認真,但是他的認真只看到小孩的考試有沒有透過寫作業、寫測驗卷、我的教學來達到,然而其實教育真的不是只有考試而已。

提問二:小孩不寫作業,要怎麼培養他的責任感呢?

我覺得責任感跟寫作業的關連,也沒也那麼嚴重啦!

因為比方說,我們大人自己有時候壓力很大,也需要去逃避一下、或者是找別人協助嘛!那我們一定要緊迫盯人的要小孩完成,認為這是在培養責任感的話,有可能讓小孩將來不放過自己;這樣,在他成人以後,工作量可能大到影響身心健康。我們這樣想像,就比較會對於他現階段寫作業跟責任感這件事有更大的寬容。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會說寫作業是本分,可是有時候本分做不好,小孩的挫敗感很大的時候,我們跟他說,如何從沒有做好部分來開展其他善後的能力,這其實也是一種負責任啊!而且有可能對小孩來講,責任感是一個很抽象的事「作業我看得到,我現在寫不完我需要被幫忙,那你跟我講責任感,這個責任感看不到,太遙遠了!」

那這樣我們就是講太多的道理,或者道理再對,可是小孩心裡還是不服啊!他現在只是想,我要被解決的是我現在不想寫,或我再寫有困難,這是給爸爸媽媽參考的。

提問三:如果都不管小孩寫作業,怎麼掌握他的學習狀況呢?

學習狀況也不是只有寫作業啊!因為有些小孩他是習慣當下認真學,回來願意做自己的事情,那這樣的小孩也許你看到他沒有好好寫作業,可是你怎麼知道他大腦在白天的學習過程到底儲存了或將拓展什麼?

更更重要的是,寫作業這件事,如果一個小孩成績很好、作業也寫得很好,好像是爸爸媽媽該放心的;但是我要提醒,這其實我們該擔心,因為將來二、三十年後,我們不知道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社會,小孩這麼寶貴的青春只用在課本… 難道我們不知道說課本以外的東西其實更重要?也就是說,將來他的生活不是只有那一本課本了,所以我們再回頭來看他的學習,也不是那一本作業啊!也許小孩認為那是浪費他的時間,他已經會了,那你還捨得強迫這麼慧黠的小孩繼續操練那個作業嗎?

✜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 329

 

標籤:親子話題
更多親子生活文章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