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跟著阿鎧老師邊學邊玩:放手讓孩子自己來,爸媽好輕鬆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 | 2015-10-07

「自己吃餅乾」、「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穿鞋子」、「自己丟尿布」等,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會自發性的展現照顧自己的能力,加上好奇、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更令他覺得完成這些動作很好玩!其實,若父母能適時給予引導和協助,陪孩子反覆練習、養成好習慣,不僅從中建立孩子的信心,也讓他樂於面對更多挑戰、培養更好的能力。

自理能力最直接影響是孩子的自信與主動性,如果孩子無法動手完成自己的事,例如:吃飯、穿衣服、穿鞋子等,長久下來可能造成主動性不佳、缺乏責任感。不過,專業職能治療師張旭鎧指出:「當孩子的自理能力出現問題,通常不只是單方面的能力缺乏,亦可能是發展遲緩。」

張旭鎧治療師舉例說明,曾遇到2歲半孩子還不會使用湯匙吃飯,他進一步補充:「一般而言,2歲孩子已發展出用湯匙吃飯的能力,而這孩子2歲半還未具備這能力,是為發展遲緩。」

pediatricdentistry

在經過評估後,發現孩子的大肌肉穩定度缺乏、小肌肉的靈活度不足、協調性不佳,所以使用湯匙舀起食物時食物容易掉落;加上不易在舀起食物的短短時間內將湯匙放進嘴裡,種種因素讓孩子難以吃到食物。

由於家長希望單就生活能力來訓練,張旭鎧治療師表示:「在訓練孩子吃飯時,直接在孩子的手肘放了一個300公克的沙袋,藉此增加大肌肉的穩定度,手變得較穩、手腕運用也較靈活,同時讓孩子拿較重的湯匙來運作大肌肉,以順利用湯匙舀起食物。」

接下來,訓練孩子將湯匙放進嘴巴,張治療師說明:「我們在孩子的面前放置一面鏡子,讓孩子邊注視鏡子裡的湯匙、邊練習將湯匙放入嘴巴,而不是讓他自己感覺嘴巴的位置。」

雖然看似成功解決吃飯問題,實際上只是暫時緩解孩子在家吃飯狀況,張治療師仍是建議家長幫孩子加強基本能力的訓練,否則每次出門得準備沙袋、鏡子、以及專屬湯匙,不僅帶來許多麻煩,還可能引來異樣的眼光。

另一個案例則是3歲女孩還不會扣鈕扣。雖然她會自己穿衣服,但她始終學不會自己扣好衣服的鈕扣。父母覺得很奇怪,家裡也有準備一些蒙特梭利的教具,必須練習穿線、扣扣子等動作,而女孩都做得不錯,為什麼她卻無法幫身上的衣服扣好扣子?

經過評估發現,女孩確實不會扣好穿在身上的衣服的鈕扣。張治療師說明:「通常會讓孩子在2歲半時開始練習扣鈕扣,不過家長讓女孩從2歲開始練習,而且是練習扣玩偶身上、或家人身上的鈕扣,然而當位置改變,換成扣她自己身上衣服的鈕扣時,女孩的精細動作即無法完成。」

雖然反覆訓練孩子這項能力,可是媽媽見孩子總是扣不好,有時會急得發脾氣,也讓孩子覺得被責備,造成親子的關係緊繃。

於是張旭鎧治療師建議家長:「給孩子時間練習。」若有計劃出門,可提早1小時讓孩子練習穿衣服、慢慢扣好扣子。此時媽媽可以做點家事,甚至離開現場讓孩子自己嘗試。當孩子扣好一顆鈕扣,記得鼓勵他:「哇!你好棒,扣好一個了。」針對孩子的好表現進行稱讚,孩子不僅會越做越好,還會越做越快。

生活自理,多種能力的綜合展現

整體而言,自理能力並非單一能力,而是多種能力的綜合展現,包括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交互動技巧等。張旭鎧治療師指出:「自理能力弱,不代表學習注意力無法集中,因牽涉到學習是否需要運用自理能力。」再者,自理能力主要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無法斷定與專注力是否相關。

舉例來說,2歲孩子還不會用水杯喝水,可能是大動作穩定度不足、手部無法控制良好、或協調性不佳等,使孩子將杯子拿近嘴巴時水會溢出,或杯子拿不穩。甚至也可能是孩子想喝果汁不想喝水,所以當媽媽拿水給他喝,他會自己吐掉。多種因素皆可能影響孩子的自理能力,因此建議從最基本的兒童發展能力做評估,再來觀察更高階的專注力與其它能力表現。

3歲前,應會簡單的生活自理

一般而言,3歲前的自理能力是單一動作,例如:扣鈕扣、穿鞋子;而3歲後的生活自理變得複雜,是一系列動作,像是穿好襪子和鞋子,揹起背包開門準備上學。因此,張治療師指出:「3歲前應建立好基礎的生活自理,否則可能影響孩子將來學習搭乘交通工具、幫忙整理家務,甚至將來上小學安排作息等一連串能力。」

3歲前,應養成的22種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較強的孩子,會有信心面對挑戰,主動性亦較高。因此,只要安全無虞,父母不妨引導孩子操作、學習,並解釋讓他瞭解,一點一滴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責任感。然而,0~3歲孩子應具備哪些自理能力?張旭鎧治療師統整出下列項目,並說明:「是0~3歲孩子較具指標性的自理能力。

Step 1:0~6個月  

1張嘴咀嚼》寶寶6個月前,最基本、最簡單的能力即是當食物接近嘴巴時,自己會張開嘴巴、含住食物、接著閉上嘴巴咀嚼。例如:喝奶時,會張開嘴巴含住奶嘴;到了4個月吃副食品,會張開嘴、待食物放入嘴巴後,再閉嘴咀嚼。

2手拿物品,放進嘴巴》可以手拿玩具或物品把玩,並靠近嘴巴咬或吸吮,例如:搖鈴、奶瓶。
3用舌頭移動口腔裡的東西》寶寶在喝奶時,舌頭會頂住奶嘴;或大人餵寶寶吃副食品時,他的舌頭會移動嘴裡的食物。

Step 2:6個月~1歲

1抓握奶瓶喝奶》由於手部肌肉的耐力較足夠,能自己抱著奶瓶喝奶。
2在大人的協助,能用杯子喝水》在寶寶將近10個月,大人用杯子裝水給孩子喝,孩子能在大人的協助下喝水。張治療師解釋,也許他還不會拿杯子,但知道嘴巴的位置、並能配合喝水的動作。
3吃餅乾》能夠自己拿餅乾放進嘴巴吃。

43t4boy

4拿湯匙》會自己拿湯匙攪動食物,但還無法精確地舀起食物放進嘴巴。
5幫孩子穿脫衣服,會將手腳伸出》大人幫孩子穿衣服和褲子時,他能將手腳伸出配合穿脫,但還無法自己穿。

Step 3:1~2歲

1拿杯子喝水》孩子有能力拿起杯子喝水,而且喝水時,若不小心將衣服、褲子弄髒或弄濕,會用動作或簡單語言向大人表示他不舒服。
2脫襪子》能自己脫襪子,雖然動作不見得正確,張治療師說明:「孩子可能是拉住腳趾頭部位的襪子,並一直向外拉直到將襪子扯下來。」
3拿空碗給大人》孩子吃完飯時,會將自己的小碗拿給大人;或他還想吃,也會將碗拿給大人,並示意他還要吃。
4脫鞋子》在鞋子的鞋帶鬆開或魔鬼氈打開的情況下,孩子能自己把鞋子脫掉。
5拉拉鍊》衣服上或外套上的拉鍊,會自己拉開。
6開門》對於喇叭鎖或把手式的門,能自己打開。

Step 4:2~3歲

1將物品歸位》會幫忙家人整理物品並歸位,也會把自己的玩具放到玩具的收納箱內。
2扣鈕扣》會學著自己扣鈕扣。
3洗手並擦乾》能自己洗手、將手擦乾,而且還會把擦手巾掛好,不過張治療師提醒:「毛巾或擦手巾的掛置高度需配合孩子的身高。」
4可以穿脫衣服》在大人的協助下可以自己穿脫衣服。
5用語言表達想上廁所》孩子會用語言表達想上廁所,不過偶爾也會出現「失誤」,張治療師解釋:「有時孩子表達想上廁所,是為了要『尿遁』,逃避現在不想做的事。」
6自行如廁》孩子在接近3歲時能自己上廁所,但也許不像大人做得這麼好。舉例來說,小男生上廁所時會自己脫褲子,但解完尿後,可能還不會把褲子穿上、或拉得不整齊。除此,也可能在解完便後,不會自己擦拭屁股,需要大人幫忙。

同場加映!2個重要的自理能力

無論粗動作、精細動作、或自理能力等發展指標項目,多是幾十年前專家所訂定,張旭鎧治療師發現:「有些項目在近年來發現不見得很合適。」以綁鞋帶來說,其實現在孩子的鞋子需要綁鞋帶的機率不高,雖然綁鞋帶可以訓練手部精細動作,但就生活自理來看,如果不常用到,倒也不一定要練習。不過,若父母想訓練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可以串珠、穿繩子等遊戲來取代。除此之外,張治療師亦提出2項應多練習的重要自理能力:

SPB-kids2013

1上、下樓梯》現在家庭多住在設有電梯的社區大廈,減少了孩子上、下樓梯的練習機會,可是上、下樓梯是生活中重要的自理能力,因此,從孩子2歲開始,家長不妨利用假日帶孩子到戶外,找有樓梯的地方讓孩子練習,例如:孩子喜歡溜滑梯,他必須先爬大約10階的樓梯,才能從上面溜下來,而這樣的上、下樓梯訓練對孩子而言已經很足夠,別找要爬太多階才能抵達目標的地方。

他也進一步指出:「其實從孩子1歲多開始走路,就會上、下樓梯,只不過是用爬的方式,然而這是上、下樓梯訓練的開始,可以從這時就帶著孩子練習。」再者,多數孩子喜歡在臺階上跨上去、跳下來的感覺。等他會爬一階,接著願意挑戰兩階、三階……,此時也提升他的主動性。

2食指的運用能力》在生活自理上,多數強調孩子在閱讀時能自己翻書,除了這項能力,張旭鎧治療師也建議大約從寶寶1歲2個月或1歲4個月能單獨伸出1根食指時,可以讓他練習按按鈕,像是電源開關、電鈴、電梯等。他指出:「雖然不鼓勵讓孩子太早接觸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但在孩子的未來生活的確會使用這些科技,因此,不妨藉機訓練食指的運用能力,讓孩子操作食指能夠更順暢。」

爸媽做好3準備,訓練更順利

父母帶著孩子練習生活自理時,應抱持哪些觀念,除了避免產生親子衝突,也能讓孩子開開心心學會這些能力?

1不怕髒、不怕麻煩

首先,爸媽必須不怕髒、不怕麻煩,舉例來說,當1歲多孩子練習拿湯匙吃飯時,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將食物灑得倒處都是,寧願自己餵孩子、也不願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張旭鎧治療師表示:「這也造成孩子失去練習和成長的機會。」建議爸媽別怕髒,可以做一些防範措施,例如:舖報紙、準備圍兜兜讓孩子穿,即使孩子弄得又髒又亂,事後整理也不會太麻煩。

2給機會、給時間

給孩子機會、時間練習,讓他慢慢熟悉操作方式,如果孩子弄得一團亂,不妨在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帶著他整理、善後,孩子也能從中學習幫忙做家事的觀念。張治療師指出:「父母放輕鬆、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會發展得更好。」

3多鼓勵

當孩子的能力正在發展時,發現他有好的表現,父母應適度給予讚賞,而在孩子學習過程,多抱持正向、鼓勵的態度來引導他,不僅可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他也會更樂意嘗試新挑戰。

孩子自己來,爸媽才輕鬆

生活自理看似簡單,卻是最基本的生活能力與責任養成,當孩子能夠「自己來」,同時也提高獨立性與主動性,不會等著爸媽來幫他完成他該做的事,亦避免養出「媽寶」,而且父母在育兒時也會比較輕鬆,不用總是幫孩子收尾。為了建立孩子的獨立性與責任感,就從培養生活自理能力著手吧!

 

創意來源: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

親子就醬玩版權所有 © 2018 KidsPlay All Rights Reserved.